banner图

【所有栏目】

读经教育

季谦学院

新闻资讯

推广体系

类聚导航

读经地图

读经论坛

如何以读经培养大才(上)

当前位置: 主页 > 季谦学院 > 读经演讲 >

如何以读经培养大才(上)

时间:2017-06-09 14:37 | 来源:全球读经教育网| 作者: 王财贵

 

——2010年12月5日重庆演讲

记录:刘力全
校对:欲知道者

各位重庆的朋友,包括我们大朋友、小朋友,还有男朋友跟女朋友,大家晚上好!(掌声)

这好像是我第三次来到重庆。我为什么说好像呢?因为我到过很多地方,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两次、三次,有的地方去过十几次。因为去过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我就不记得到底几次了,所以好像是第三次。每一次来到我们重庆,来听讲的朋友都很多,而且一次比一次多。可见我们重庆的朋友对于我们今天的讲题是很有热情、很有兴趣的。由于大家的这种热情,也感动了我。今天好像是我演讲的第一千零一场(掌声),我已经讲过一千场了,今天第一千零一场。

今天的气氛很好,这么多人都很热切,有一些朋友很早就来排队了,甚至听说有一些人拿不到票,他不敢来。我们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同桌的主办单位接到电话,说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他想要来,但是拿不到票,问能不能来。他们在谈论的时候,我说:“请他来,请他来,就是站著也没关系。如果没地方站,就到讲台这里坐一坐也可以。”这么多朋友,这么热情,我一定要给予相应的回报,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很认真地讲,我要讲得很好,让大家听得很高兴。(掌声)

【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

其实我每次都讲得很好(掌声)。讲得很好不是因为我很会讲、我口才好,不是的。因为这个议题是大家所关切的。这是什么议题呢?这是一个教育的议题。对于教育,它是每个人所关心的事。不仅每个人自己要关心自己的教育,所谓自我的教育;一个人有了家庭之后,他有孩子,他也一定会关心他的家庭教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定要把教育放在他施政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国家的百年大计;整个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很注重教育,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很注重教育。不过,教育还是一直困扰著我们每个人、每个政府。所以教育是大家关心的,而教育又是不容易处理的问题。因此,假如有教育的议题,大家都很关心,有关教育的演讲,很多人都想参加。不过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教育问题可能跟其他人讲的不大一样,哪一点不一样呢?刚才说很多人都关心教育问题,国家也关心教育问题,但是教育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一直没办法得到安顿。既然大家都很关心,一定很多人讨论,一定有很多的演讲会,但是,一直没有解决问题,因为大家都还在为教育烦恼。今天,也讲教育问题,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从今以后大家不要再为教育问题烦恼了。(掌声)

今天解决一切的教育问题,包括个人的,包括家庭的,包括国家民族的,包括全世界的教育问题。

为什么能够一场演讲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呢?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教育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教育本来就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都知道怎么做,教育就没有问题。何况一个国家,它哪里会不知道怎么做呢?那既然知道怎么做,怎么还有问题呢?问题就出在,明明知道要怎么做,却偏偏不这样去做,然后就有了问题了。有了问题,有了苦恼,大家就在互相责备,大家或许就来发牢骚。互相责备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不能。发牢骚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不能。所以假如有人谈教育问题,而依然没有办法解决,那我称为发牢骚。牢骚是很容易发的,因为大家都能够看出这里有问题,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这里有烦恼。那么把问题提出来,把烦恼说出来,但是有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呢?假如有,它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呢?往往一般人不去追究。不去追究的结果,问题还是在。

今天我们这场演讲的主题叫作读经教育。但是读经教育,我们不只是来讲读经教育,既然读经教育这个词语其中有一个教育,它就是属于教育当中的一个项目,所以我们把读经放在教育中来思考,是以读经来解决教育问题。所以今天的主题应该在教育。而在教育,教育不能凭空说的,我们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把教育的目的把握了,而我们把它的目的设法达成了,我们才能够解决教育的烦恼。那么教育的目的在那里呢?这个就是一般人不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现在大家就陪著我,大家一起来运用你的思考,一面听讲一面动头脑,大家一起参与我们这个演讲会,这样子不只是听我讲,一面听一面想。假如你听到的,认为有道理,那是因为你认为有道理,这样子你才能接受它;假如你一面听讲一面认为这个没道理,那么你千万不要接受我的意见。不过,我相信我等一下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会让各位接受的。不是让你接受我的意见,而是你本来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就不是我来解决教育问题,而是各位自己解决的教育问题。我解决的不算。我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

很多人都有想法,尤其是所谓的专家,能够站上讲台的专家,大概都有他的一般的思考,都有他特殊的见解。这个见解大家要注意,它如果没有通过你的验证,你千万不要随便接受。不要因为他是专家,他拿著麦克风,你就接受。你接受了就叫盲从。纵使他是对的,你盲从了也有危险。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盲从的人,他是会随便去跟著人家走的,你偶尔跟对了,大部分的机会会跟错。所以,听讲不要盲从,要自己思考。所以我一面讲,一面就请各位思考。

刚才讲到,教育要能够合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我们要认清楚它的基本的特色,基本的作用,就是教育的本质。假如我们连教育的目的在哪里、教育的原来的意思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结果我们就开始做教育了——我们怎么开始做教育的呢?首先,我们自己长大了,我们会想对自己做做教育,那你往哪里去做教育呢?没有目的,你往哪里走呢?所以教育就不可能了。再来,假如生了孩子的人,你如果不懂得教育,不知道教育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你已经在做教育了,因为你不得不做教育。西方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说:“一个父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抵得上一百个校长。”所以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你要负起教育责任——现在如果不懂得教育的意义,不懂得教育的目的,请问你怎么对孩子做教育?而不得不做。所以对教育还是糊涂的时候,你已经要负起教育的责任。于是就大糊涂带著小糊涂,然后天下间一塌糊涂(掌声)。所以我曾经建议我们政府以后要立一个法规,不懂教育的人不准他生孩子(掌声)。因为你生孩子就害了他嘛。何况一个国家制定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政策就是培养人才的政策,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包括治国的人才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乃至于包括,你就是成立家庭也需要人才啊。为什么?你没有成立家庭的本事,你不知道夫妻相处之道,不知道父子相处之道,你怎么可以成立家庭?你成立家庭不就是乱了这个家吗?那家庭一乱,社会不就乱了吗?所以国家制定教育政策,也要了解教育的道理。那么,请问教育的道理在哪里?教育的目的在哪里?什么是教育的基本的意义?

请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有自己的答案,很好。不管你这个答案是深是浅,乃至于不管它是对还是错,你如果有自己的答案,代表已经动过脑筋,用过心。一个人只要用心,已经就了不起了。我们不要太苛责每个人都是圣贤,每个人都是学者,每个人一思考事情、一做事,就非常地正确,非常地有效,我们不这样苛责人。但是至少要经过自己的一番考虑。所以,我们现在问,教育的目的在哪里?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自己要有自己的答案。那么,我今天来不是为了为难大家,我也会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跟各位作参考。假如你认为这样讲很合乎你原来的意思,那这样我们两个意见是一样的,你当然就支持我;假如你认为我的想法比你的好,那你更应该支持我;那么假如你认为我这个想法还不够好,你自己想的更好,那你应该跟我说,以后我来支持你。总之,道理是客观的,虽然它从主观的心灵发出来。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见识为基础来解释一个问题。但是,你解释得好不好、对不对,它总是有一个不属于你的真正的道理所在。而这个道理对于一个有良心的人,他是会渐渐地去接近这个道理的,他自己一直思考、一直思考,越思考越清明的时候,他就越接近这个客观的道理。他跟人家交往的时候,别人的意见,他也能够渐渐的作他的参考,别人意见比他高明,他会跟著往上走。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心灵活泼的人,他必定是这种生命的态度。所以今天我讲的每一句话,大家都要跟我考查一下,我希望真的能够达到我讲的每一句话,你都支持。那你都支持不是来支持我,反之是我来支持你。也就是说你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你将来所做的教育是为你而做的,不是为我而做的,也不是为别人而做的。这样子你才做得心甘情愿,你才能够做得永久,而且你才能够做得非常的喜悦。最后,你会知道天下间教育只有一条路。没有那么多路了。没有那么多学者东边讲一讲,西边讲一讲,没有这么多可走的路,只有一条路。假若你能够对教育有这种看法,你就了不起了,你就真的能够培养人才了。那生到你家的孩子就是有福气的了,那么你也可以渐渐影响你的亲戚朋友。你如果有身份地位,你可以影响社会大众。你假如有机会,你也可以影响我们整个国家民族。

所以,对于道理的清晰的辨识、理解,是我们行动的第一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这个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知行合一这种学说有问题。因为我们一般人呢,往往都是知而不行。其实王阳明是没问题的,因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这样说的,说“有真知者必有真行,能真行者必有真知”。所以王阳明的“知”他说这是“真知”才是“知”,他说的“行”是“真行”才是“行”。所以你如果说知而没有去行,王阳明不是说那你的行不够,不是这样讲的,王阳明说那是你的知不够。因为只要是行不够,一定代表知不够。所以他以行来规定知,以知来规定行。也就是说行了,你真行了,我就看著真行说你是真知;我就看你是真知,就必定能够真行。所以知行是合一的。那么今天我们对于教育的知,应该从泛泛的、一般的、庸俗的知,一直走向真正的知。真正的知,它只有一条路,你真正知道这条路,你就非走不可,非这样做不可。那这样子我们教育就没有遗憾了。

那么,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教育的目的在那里?教育的作用是什么?那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回答。我把教育的定义说成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因为教育是对著人而说的,当然我们可以对一般动物说教育。但是,我们对动物的教育我们知道,是去训练它,所谓驯兽。但是我们对人不是去驯一个人,去训练一个人,而是要开发他成为人,开发他本来具备的人的潜能。所以我们说教育是开发人性的一种工作,我们称为工程。这个工作是有条理的、有程序的,所谓开发人性的工程。

教育要开发人性。那么请问人性在哪里?一般人为什么不敢这样说,教育是要开发人性?或者有人也讲了,教育要开发人性啊。那不敢说的意思是,什么叫人性?我又不懂了,人性的这个意义太广大了,太深远了,那我怎么敢说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呢?说了也是白说嘛。所以我们再问,什么叫人性?我们要对人性了解,我们才了解教育了。那么什么叫人性呢?人性是不可说的。因为人性是属于形而上学的范围。所谓形而上,就是在我们的思考之外,在我们的言说之外,是不可以思、不可议论,叫做不可思议。你在思考的时候,你在讲的时候,你已经在人性之下。所以,人性基本上是不能够了解的。那这样子我们教育怎么办?虽然不可了解,是不可完全的透彻,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接近它。那么用什么方法呢?我认为这个很简单。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假如你是人,你应该知道,至少多多少少知道,什么叫做人性。但是要把它说出来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说一说看看。

 

【人性的十字构架:全面性与全程性】

 

我认为我们对人性了解要用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是,人性具备有哪些内容?第二个方式是,人性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它有哪些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要对人性了解,第一个要了解它的全面性,第二个要了解它的全程性。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把握人性而来开发人性。

人性的全面性之一说:品学兼优

那么什么叫人性的全面性呢?就是作为一个人,他可能发展出哪些人性的内涵?那么,这是不容易了解的。但是我们一般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比如说,我们都希望我们自己,或者希望我们的孩子,或者希望我们的朋友,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那么品学两个字我们一般都在用,但是,往往都把它忽略了。其实品学两个字,它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阔的,它的深度是很远大的。要做到品学兼优是很困难的,而品学兼优,也可以说它等于一个圣人的品质。所谓圣人,就是把人性完全开发了的人,只不过是品、学两个字。所以,我们怎么把人性开发?就是要让一个人成为品学兼优的人。就这么简单。

人性的全面性之二说:科技与人文

大家想,这太简单了,我听著不过瘾。那不过瘾我们就再用另外的方式讲,用另外的方式讲同样的内容。我们说,作为一个人,他接受教育,应该让他“科技”与“人文”并重。现在不是讲吗,科技与人文是文化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缺了一轮,这个车子就要颠覆了。所以,科技要与人文要并重。这是现代人常讲的话。那么,科技与人文可能就是我们教育的全部内容了。假如把一个人培养成科技与人文都能够有良好的成就,那我们应该想,我们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人性的全面性之三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科技与人文,很奇怪的,它刚刚好又很类似品学这两个字的内容,然后在这个时代里面,又好像刚刚好是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所表现的所有内容。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人类的文化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本来,人类可以说有的在东方有的在西方各自发展他的文化,到最近东西方世界才开始接触。东方人发现还有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发现还有东方文化,这两个文化有不同的发展的路向,而这个不同的发展路向,应该都可以看成人类的文化。所以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处在这个大时代,我们应该培养出大人才。所谓大人才,就是兼通中西。假如你的教育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思考,我们就障碍了我们的孩子,障碍了我们自己,障碍了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

人性的全面性之四说: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

所以东西文化也可以来说明人性的内涵。那么其实东西文化是不是能够代表人性这个应该有的内涵呢?或许已经差不多了。因为我们可以再进一步追寻,东西文化为什么有这样两大特色?这个我们可以用德国的哲学家康德,他说人类的理性有两种用途,就是两种作用,一种叫做思辨的作用,一种叫做实践的作用。思辨的作用号称思辨理性,实践的作用号称实践理性。不是有两个理性,是一个理性的两种作用。那么一个哲学家研究人类的理性——所谓理性就是合理的能力,有道理的能力;非理性就是不合理。非理性的表现是很多的,理性的表现只有两种。而思辨的理性所成就的,恰好就是所谓的科技的学问,而科技的学问就是西方两千多年来它最有特色的成就;而实践理性所表现的是对于生命与智慧的开发,这个对生命与智慧的开发恰好就是东方文化的成就所在。所以,不管从最初、初步的、一般人的常用的词语“品学”,现在学者常用的观念“科技与人文”,或者是我们国家民族所遇到的文化问题,东西文化,或者是哲学家,他所说的人类的理性,每一方面,每一种说法,我们大体都可以把握到什么叫做人性的全幅的内容。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以人性的全幅内容作为我们的教育的目的。讲到这里,每个人心里面都要有一个想法,就是每个人都要摸著你的心肝想一想,你生孩子了,你做老师了,或者说我们想我们整个国家,在对整个国民做教育,请问我们有没有以这样子的大气魄,这样子的心胸、雅量来作为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没有,从今天开始,一定要这样想。要不然,你就障碍了孩子的前途了。

那么,既然说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这是开发的内容。至于怎么开发呢?我们必须要注意人性发展的历程。人性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天生就有这些性能——这个性本来是性质,性质是静态的,我们说有这个性质,就应该有这个性能,他有这个能力,他可以发展。但这个性质跟性能必须通过人类的引导。像一个小孩子,他有这个性质,有这个性能,但是没有人引导他,他可能发展不出来。那作为一个人,从一开始到他成长,他怎么一步一步把他的性能发展出来呢?我们就必须要注意他的发展的历程性,尤其发展的历程性更关系到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手段。

所以今天我们就著这两方面来谈我们的教育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会遇到教育的这些烦恼,大体上是对于人性的全幅性、人性的全程性有所误解,甚至连注意都不去注意它。这样子我们的教育就产生烦恼了。

首先我们对于所谓的人性的全幅性,如果不知道,我们教育就有所遗憾。因为它有空缺,它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格,如果在古时候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格,在某个丛林的民族不能培养他的孩子成为完整的人格,那我们也不苛求。但是以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而居然不能够培养出完整的人格,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感觉到惭愧的。因为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发展到现代,我们面对西方的文化,请问中华民族走哪一条路?而一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怎么做教育的?教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想一想。所以,我们一般的百姓,很少有人这样子立下这个心愿的,乃至于我觉得我们整个国家,包括台湾,我们大陆,我们的教育的政策其实也没有想要培养这样子完整的人格。因为,自从民国初年五四运动,一班的名流学者,他们就主张打到中国,全盘西化。这些学者的主张,后来成为政府的主张,政府以全百姓教育的力量,来让整个中华民族打到中国、全盘西化。现在,经过一百年了,我们应该重新作个反省,要吸收西方文化,需要不需要打倒中国?还有,五四时代那些名流学者说我们应该现代化,如果要现代化,一定要打倒传统,不打倒传统你就不能现代化。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应该重新反省,现代化需要不需要以打倒传统为代价?如果不需要,我们应该走另外一条路。

所以全幅人性的发展包括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每个家庭都应该以这样子的心量来教导他的子女。纵使我们这一代已经被牺牲了,我们不可以再牺牲我们下一代。所以,说教育,很简单,就是把人性开发出来。说它不简单,哪一个人有这样子高远的见识?而没有高远的见识,怎么可以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所以人都不成人!不像人!

所以我们解决教育问题,首先要立志。第二点,既然我们立志了,我们怎么开发?这更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我们一步一步地把人性开发出来,做最好的开发。那么要作最好的开发,我们要注意教育的这个基本的原则,我们要遵守教育的道理。这个教育的道理本身就包含了对于历程的尊重,乃至于对于全幅内容的一个期待。然后我们还要想,我们要做那么大的一个工程,我有能力吗?大家有能力吗?我们要想一想,它是一个艰难的工程还是简单的工程?所以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的问题。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教育的主题。

【教育的三原则:教育的时机、内容与方法】

我们做教育,我认为必须遵守三个基本的道理,叫做基本原则。我们遵守了教育的道理,把教育做得合乎人性。那么,纵使我们不能够完成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个伟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已经对得起孩子了。

那么教育的三个基本道理是什么呢?

第一点就是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刚才不是讲教育的全程性吗?全程不是要按照他生长的历程来把握吗?所以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时机。

教育的第二个道理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把握。什么叫内容,就是我们要给他一些教材,可以对他的生命产生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让他能够成为一个更有广大、高明的心量,更有品德、更有学问的人,所以教育的内容要把握。

第三,教育的方法要把握。所谓方法,就是面对这样子的时机,面对这样子的内容,请问你用什么方法?

因此,我们又可以把教育的工程用一句话把它解释出来,就是,所谓的教育,就是用最恰当的方法,在最恰当的时机,教最恰当的内容。所以说,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最恰当的内容,使他的生命得到最恰当的发展。这总没有错。我再讲一遍,所谓教育,配合教育的目的,配合人性的发展,我们说教育的工作,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我们用最恰当的方法,教他最恰当的内容,对他的生命产生最恰当的积极作用,使他成为最恰当的一个人生。

所以,教育如果是这样,那每个人都应该很清楚。不过有的人说:“这样讲我还是不清楚。最恰当的时机我也会讲啊,你什么都包了。最恰当的时机,那请问最恰当的时机在哪里?最恰当的教材在哪里?最恰当的方法又是什么?”对了,以下我们就要实地的讲了。所以把刚才的理论落实下来,落实下来我们就可以操作。所以今天不只是讲理论,我们也讲实务,怎么操作。假如等一下你听了结果说:“哦。这个时代要做到这么好的教育,这个太困难了。我力有未逮,我做不到。”那就请你尽量做,其实假如你做得到呢?那就请你一定要努力做。那么等一下我介绍的结果,我相信在座每一个人一定会跟我说,你做得到。因为它是这么样的简单。那你说:“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做呢?”我刚才说了,不是你不知道,是你故意不做。问题出在这里。所以今天我们所讲的只是把你所知道的再讲一遍,然后让我们更清楚地再知道一次,而且这次一定要“真知”,于是就有了“真行”了。所以大家现在不要先疑惑说:“哪有那么奇怪的道理?既然我爱我的孩子,我爱我的学生,我们国家爱我们的百姓,怎么会知道了故意不做呢?”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教育时机决定教材和教法

好,现在我们落实下来说,教育的时机把握、教育的内容把握、教育的方法把握。那么这三点我们怎么去把握,我们把它合在一起,因为教育要我们实践、要真的做事,所以这三个原理在一起说。那怎么说呢?我们用教育的时机作线索,我们说了时机以后,在这个时机要用什么教材,然后这个时机、这个教材要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一起说,一步一步的说。

那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了,教育的时机在那里?教育的时机包含两个小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教育要什么时候开始?这是做教育工作的人一定一定要事先明明白白的。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你不知道,你在这里糊涂,你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请问,你怎么做教育?还有你如果错过开始的时机,那错过了能够弥补吗?可能弥补不过来,所以教育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从哪里开始?第二点,在开始的时候,它有哪些步骤是很重要的,所谓很重要就是它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也就是说教育在开始的时候,是不是有所谓的学习关键期?也就是说是不是有所谓的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没有打好,将来就不能够盖高楼。所以树木的根没有扎好,将来就长不了大树。所以如果开始的时机对一生的影响这么大,那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时机的把握了。好了,我们回头过来,我们来理清那些问题: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答案?假如你连这个答案都没有,你就不能做教育了,其实也不应该生孩子。

好,我再请问大家:“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我刚才说过,你的答案对、不对,深跟浅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没有答案是不行的。请问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台下一遍嘈杂)哦。还没有出生,还只是零岁,有的说胎教。哦。了不起。说……哦,有人提得更早了,在结婚之前,在恋爱的时候就要开始了。刚才讲的这些,出生或是胎教,或是胎教前结婚,或者是结婚以前,刚才讲这些话的人,大概都没有良心的。(众笑)什么意思?我就说大家都懂嘛。哪一个人不懂?不懂的人真是很少的。真的有人不懂,那个不懂,不知者无罪。那么懂的人呢?如果你真的做了,你真的是做胎教了,因为你认为胎教嘛。或者说你认为出生开始,你真的从出生开始了;或者说你要找对象的时候,真的从找对象时候开始了,那么你是有良心的。而且呢——(台下有人说话)这一位女士说,她在选他先生的时候,她不是看在他先生的份上,是看在将来这个是不是孩子的好父亲。啊!这样子来选先生的!那你真是对孩子负责了!不过对先生有没有负责我就不知道了。好了,其实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先生负责了。

OK。大家懂了这个道理了,我们就要反省一下,有没有做。还有,不只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做,有做的人我恭喜你。我们要反省一下,这个事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做。不要讲到国家,我们重庆市有多少人做呢?那么为什么不做?刚才不是讲了,明明知道明明就不做。所以现在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先做我们知道的,我真知就有真行。所以,说从胎教开始,那为什么很多人不做呢?也有道理的,为什么他不做有道理的。因为有的人只有一个印象,从胎教开始,问他说为什么从胎教开始?说:“我也不知道。”那这样怎么做呢?所以要真知,今天我们就讲真知。

胎教的科学依据:胎儿医学与脑神经发展理论

有人说:“中国古人都叫我们做胎教啊,所以我做。”我说这叫盲从。固然这个盲从可能对,但是呢,最好不要盲从。我说盲从可能对,也很可能错。所以要真知。那么我们说中国古人叫我们做胎教,我们听从古人的话,总不会错。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么听老人言,总会占便宜。但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那些道理都被我们打倒了,我们都不相信了。不过现在呢,有个机会来了,西方人,他们的科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胎教。有很多人,大概也知道了,不知道的人从今天开始要知道了。

西方的医学有一种叫胎儿医学,专门研究胎儿的,他们发现胎儿在三个月到五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他的脑神经开始发展了。什么叫脑神经发展?就是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完全取决于他的脑神经发展得丰富不丰富。所以,哪一家想要生聪明的孩子,就让他脑神经发展,就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别的路了。一个国家民族想要他的百姓都很聪明,很容易,就让百姓的脑神经发展好一点。这不就好了吗?但是脑神经怎么发展的呢?医学能看到三个月到五个月能够发展,那我们要问怎么发展的?首先第一点,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第二点,用什么方式它可以发展得比较好?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能够用西方的仪器看到现象,那都已经有长远的累积了。所以有的医生说,一个人患了癌症被检查出来了,这可是初级的癌症,它已经累积了二十到三十年了,它才被科学所发现。所以,一个胎儿三个月到五个月发现了脑神经发展了,我们可以推测,它在以前就累积了,累积了多久呢?那我们就要想,它可能累积很久。多久?我们就可以推推推,推到可能从受胎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蕴酿了。所以我们问,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如果不知道,我们就可以问,一个孩子要那么聪明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我们就可以说,从他受胎的那一天。因为他是一个生命,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应该给他教育了。那么,给他教育,其他不讲,我们先说这个脑神经的发展。脑神经怎么发展的?西方医学家告诉我们,“讯息刺激”。那么又问,我们怎么接受讯息刺激?人类接受讯息刺激只有五个管道。所以,只有五个管道可以做教育。而这五个管道,眼、耳、鼻、舌、身,胎儿只有一个管道可以起作用,就是耳朵。

时机决定教材:声音刺激促进脑神经发展

所以我们找来找去、找来找去,就找到胎儿教育的一个管道了,如果只有一个管道,我们就做一个管道。那么,生命如果是活的,我们把这个管道做好了,老天就帮忙我们把所有管道也都一起提上来,这个就叫“学习的迁移”,它会影响到别的学习的。所以我们只做我们应该做的,那么老天就让我们人类做很简单的工作,而达到很好的效果。还有,老天给我们人类定一个发展的程序,越早期的时候,越好教,教育所做的效果是百分之百,乃至于超过百分之百。还有,越早期所做的工作,它可以影响一辈子。所以你只要做早期的工作就好,以后就不需要做了。以后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我们应该做胎教。那怎么做胎教?我们光从脑神经发展来说,“讯息刺激”。那么胎儿现在听觉开始发展,由于在母亲肚子里面,他跟世界的交通大概只有声音,所以我们只做听觉教育。那怎么作听觉教育?给他听声音。那么他不是在听声音吗?是,他如果听一般我们日常生活的声音,他也可以有一般的发展,但是我们想让他发展得比较好,我们就应该做人类的教育。那怎么做教育?我们给他声音要丰富的,丰富的声音刺激脑神经的发展,将来聪明。

声音刺激:丰富造就聪明,优雅塑造性情

如果我们再注意中国古人所说的,中国古人对一个人,一个人才的认定,聪明属于第二位。第一位呢?是品德、智慧、性情。所以我们也可以想想,我们性情是不是能够培养它?有人认为可以,有人认为不行。现在的教育专家都认为不行,但是我们一般的百姓都认为应该可以吧。总之,我们就想,假如没有害处我们也做一做。

因此,我们就这样定下我们的教材了。我们对胎儿的教材,就是声音。什么声音?丰富的声音。再来就是优雅的声音。那丰富跟优雅还好,并不互相冲突,而且往往是两者它是兼备的。所以我们选择丰富加优雅的声音来给我们的孩子做教材,那么丰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有人或许知道,你就开始这样做。有人不知道,那我今天提供一个选择的方法,供你做参考,不一定要按照我的,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建议。

第一个,第一种声音,就是所谓的良好的音乐。那么良好的音乐在哪里?就是所有音乐家都说它好,大概就差不多了。那么所有的音乐家都说它好,必定是经典之作,这个经典之作一定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不尽的必定流传千古。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号称古典,叫做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不是古老的音乐的意思,是因为经“典”,流传千“古”。你再没有办法自己去选了,你假若有能力自己去选,当然可以。一般百姓是不能自己选的,所以我们听从专家的意见。那么有人说,这个古典音乐在那里呢?现在是很方便了,家家户户都可以准备,你只要去卖音乐光碟的地方,你问老板,你们这里有没有古典音乐?老板一定说,有。在哪里?在那个角落,最便宜的、最没有人要的,那就是古典音乐了。你就买回来。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颠倒的时代。(掌声)那些靡靡之音,那些暴戾之声,那些污染的歌曲,往往都摆在他们店的门口,然后往往是很高的价钱,然后买的人最多。那么流传千古的这些好的东西呢?没有人要买。所以,你去到一个国家,走进他们卖音乐光盘的商店,你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要兴还是要亡。要不将来你去欧洲,那些所谓的先进国家,你一进门,他们就是古典音乐一排,卖的价钱最高,摆在最前面,最多人买,这个国家就要兴。所以,我们选择声音要很谨慎,中国的古书上,《礼纪.乐记》这样说,音乐感人最深,音乐感动人是最深的。 《孝经》这样说,移风易俗,莫良于乐。要移风易俗,音乐是最好的。那么胎儿能够听到声音,我们要给他听最好的声音。

第二种最好的声音,我建议是经典的诵读。什么叫诵读?就是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也变化万千,刺激脑神经发展。而经典的语言,它既然成为经典,这些经典不只是它的意义非常的深远。经典的文章,它的文学性很高,念出来就是抑扬顿挫,也具备有音乐的特质,所以读经典的声音是很好听的。尤其是如果由父母亲来念出来,把它录音录下来,或者我们说请音色很美的人他把经典读出来。听经典是一种享受,所以它既丰富也优雅。所以古典音乐声音丰富,它的内容优雅;经典声音丰富,内容优雅。所以建议大家用这两种声音。你如果有第三种第四种,你再去选。但这两种声音我认为已经足够对你的孩子作良好的教育的教材了。

合乎人性、顺乎自然的教法

那我们怎么做?教法,我们要有方法。这么小的孩子,用这么高深的内容,请问我们怎么教?我认为教法要越简单越好。那怎么简单呢?就是合乎人性的、顺乎自然的就简单。那么怎么合乎人性、顺乎自然呢?所谓合乎人性,人性的发展的历程,现在一个胎儿既然只能听,我们就只让他听,这也是合乎人性,又是合乎自然的。我再讲一遍,胎儿只能听我们就只让他听。什么意思?因为有很多人为什么不做胎教?我们告诉他说,这个是好的教材,古典音乐,经典诵读。那她就会回去跟胎儿商量了,这个母亲就问胎儿,说:“胎儿啊!孩子啊!我要让你听古典音乐,让你听古琴、古筝、二胡、笛子,还让你听贝多芬、莫扎特,孩子啊你听得懂吗?”孩子没有回答,但这个母亲会替他回答:“我不懂。”为什么?连妈妈都不懂怎么懂?那这时妈妈想,不懂有什么用!结果就不教了。“孩子啊!我让你听《论语》,听《易经》,这你懂吗?”我替你回答,你不懂。连妈妈都不懂你怎么懂!于是,不必教,不可以教。所以我刚才说每个人都知道要做胎教,每个人也都知道什么是好的教材,但是,他的方法选错了。方法是什么意思?就是他认为要懂的才能教,假如教了不懂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就不教了,这就是近代我们教育界的盲点。今天晚上,我们最主要的是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教育就没问题。因为每个人都那么爱孩子,我们都想把孩子教好,而且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教,而且都知道要教什么才有意义。只是这个方法选错了。所以,从今以后不要问你的胎儿:“你懂不懂?”你只问这些东西对他的生命有没有良好的作用。那么既然你选择了教材了,面对这样的孩子,请问你要怎么办?就给他听啊。那怎么给他听?所以我们实际操作。

我建议,家里有人怀孕,准备两架CD的机器,拿那个光碟,把原来你所听的那些东西换掉。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听流行歌。什么叫流行歌?就是流行几个月、最多流行两三年,就没有人要的,那些音乐叫做流行歌。所以“流行歌”这三个字,就透露了一个讯息,叫作“垃圾”。垃圾音乐叫作流行音乐。(掌声)什么叫垃圾?就是我们要丢掉的东西垃圾。那么什么叫古典?什么叫经典?是你丢不掉的东西。所以经典永久流传,垃圾是随时要丢掉。所以,你千万不要用垃圾的东西教你的孩子,要不然你的孩子要被你教成垃圾人。要用经典的东西教他。那么,把这个流行歌换掉,换掉就是把流行歌收起来,换成古典音乐。我叫你收起来的意思是,你放著,等到这个孩子听古典音乐,听到他长大了,你可以再把流行歌拿出来听。为什么?反正你已经没救了,我们孩子还有救。所以一架CD放古典音乐,一架CD放经典诵读。

给他最有营养的吸收:真正的经典

那么经典诵读,哪些是经典呢?要怎么选择呢?我们所说的经典是最有价值的书。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得那么久,五千年中华文化,有多少有价值的书啊!所以经典有经典中的经典。所以我们用最高明的经典教我们的孩子,那些比较低层次的,以后再说。或者高明的学会了,低的就自己会,所以我们只教高的,不必教低的。那么高的经典在哪里呢?假如你有自己的意见,那请你就这样做,假如没有,那我今天提供一个选择的方法。你愿意这样做,也不错了,因为这不是我的意见,这是两千多年来所有中国读书人都共同的意见。我今天没有我的意见。所以中华民族最高明的书,第一个层次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先把这些书读了,再说。你还有时间再读第二层次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这些都读过了,还有时间再说,古文、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文学性的书。这些书都读完了,那没有书可读了,就读些小书,什么《三字经》啊,《千字文》啊,《弟子规》啊,《百家姓》啊,《千家诗》,读这些东西,叫蒙学的书。也可以说,蒙学的书,不读也没有关系。唐诗宋词,不读,也无所谓。因为我们培养大人才,不是用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只能培养风花雪月的人物。那我们一定要真正的经典,刚才所说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号称四书。其次《易经》、《诗经》,代表五经最重要的两个经,然后加上中国的诸子百家。诸子当中地位最高的,就是道家的老子庄子。所以,把《四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读熟了,中华文化八九不离十。以下所有的书你都能读。所以我们教育一定要把握重点,把握重点就要变得很简单。我们以高度的涵盖低度的,我们以核心来带动周围。你不可能什么都教。你什么都教,处处设防,处处薄弱,你一定要有重点。你从那里切进去,然后,一即一切。

所以我们选择教材也是一个教育的原理的重点所在,那我们怎么选择?越高深的越好。教法怎么办?越简单越好。时机怎么办?越早期的越好。所以,时机,越早越好;教材,越高深越好;教法,越简单越好。那这样岂不简单吗?

所以准备两架CD,把碟片换一换,然后每天用两秒种,你就可以教出你的天才孩子。这两秒怎么办?对这架CD按一个play、一个replay,一秒钟,古典音乐就在你家里演奏,而且让它演奏二十四个小时,免费的。古人如果要听古典音乐是不简单的,王公贵族要请乐团来演奏。我们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可以买一架CD的机器。而且这个乐团来演奏,不可能给你演奏二十四个小时,我们现在可以演奏二十四个小时。另外一架CD,按一个play、一个replay,子曰、子曰、子曰,圣贤就到你家里来当家教,而且当24个小时,不休息的,也不要付薪水的。注意,24个小时,什么意思?白天播放,晚上也播放。白天播放大声点,晚上播放小声点,小声到几乎听不到。虽然听不到,它都有作用。所以,要教孩子是很简单的,而且你隔天也不必换碟片,让它转七天,一天转24遍,七天转168遍。如果你所听的是《论语》,《论语》总共一万五千多个字,录成两张光碟,一张光碟60分钟,上半部《论语》,听168遍。第二个礼拜,再换下半部《论语》,168遍。第三个礼拜换《中庸》跟《大学》。《大学》跟《中庸》合起来六千多个字,也是一张碟片,第三个礼拜听完168遍。第四个礼拜听《老子》五千个字,不到一个小时,也听168遍。这样四个礼拜,把《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全部听完168遍。什么叫做168遍?他的脑神经受到刺激,而且这个刺激,重复刺激、重复刺激,造成脑神经的巩固,所以脑神经发展得非常的细密又巩固,将来成为聪明的基础。然后这168遍的声音,可能留在他的心灵当中,进入到他的下意识、潜意识,也可以说进入他的骨髓里面,终生不忘,影响他一辈子,只有四个礼拜。一个胎儿在母亲体内要有四十个礼拜,你看他能够听多少东西都听168遍。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西文的,最美好的音乐只不过那几十首、几百首,听了四十个礼拜,那些都听完168遍。一辈子,听觉非常敏锐,对音乐的美感,他就有了一种与音乐天才心灵相共鸣的能力,这叫鉴赏能力,高度的鉴赏能力。而且,这些声音对他整个脑神经的发展,那起到多大的作用!

教育就是保护孩子维持天才

只要十个月,你就可以保护你的孩子,成为所谓的天才。我说,不是你培养天才哟,是你保护他,让他维持他的天才。因为老天就是给每个孩子都具备有天才的本性,只是被我们人类把它断丧了。所以日本有一位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说:“任何孩子都是天才。哪一家的孩子不是天才,是很特别的。”一般人听到这句话就很反感,说我们所知道的是一般的孩子都是庸才,哪一家孩子出天才是很特别的。你怎么跟我们相反?请问你有什么理由?铃木镇一先生说,本来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手段教他几年,他就从天才变成庸才了!那么如果这些父母还没有能力把天才教成庸才,因为把天才教成庸才是很困难的,要用尽心机才能够。你看一个种子要发芽,你石头压著它,你都压不住,它会找路出来的,你要把这颗种子消灭是很困难的,你知道吗!所以庸俗的父母天天用庸俗的手段把他的天才一直砍,一直砍断,一直砍断。如果父母还没有能力把孩子教成庸才,再送去学校给老师再教几年,必定成为庸才!(掌声)

抓住时机,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十个月,就可以保护他的天才。所以,你用天才的内容,跟教天才的方法,把握天才的时代,他一定可以成为天才。不仅一般人可以成为天才,纵使是老天对这个孩子疏忽了,所谓阴阳造化不协调,这个孩子心智上有先天的不足,我们人类都可以凭我们对教育的努力,都可以把他挽救回来。但是一定要在他心灵非常纯洁的时候,他的机会是百分之百的时候。要不然,老天就把机会渐渐收回去,你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胎儿百分之百的时候,请你不要错过这个时机。我常常说:“一个人一辈子受教育,只要十个月就够了。”我说父母教孩子只要教十个月就够了,这十个月把他教好了,他就一帆风顺。因为根长得很扎实的一棵树,它自己就会长,你几乎不用管它。但是如果根没有长好,或者已经烂了,你怎么维护都是没有用的。所以,老天给我们人类一个很大的机会,但是这个大的机会只给你一段时间。

因此,今天在座各位,你如果还没有结婚,或者是刚结婚还没有怀孕,或者是刚怀孕孩子还没有生出来,我恭喜你,你的孩子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王财贵。(掌声)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呢?那也没关系,大不了再生一个。因为错过时机,永不再来。不过你也不要那么紧张,说我的孩子生出来一两个月了,怎么办?千万不要紧张,老天留给我们很长时间的机会。

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到了三岁,发展百分之八十。所以三岁之内是断定一个人聪明不聪明的最好的时机。那么,发展百分八十,你的孩子如果超过三岁呢?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但是百分之二十,到了六岁的时候,剩下百分之十。因为到六岁,人类的脑神经发展的百分之九十都定型了。如果超过六岁呢?到十三岁,发展到百分之九十九。所以六岁到十三岁,就是小学阶段,是我们培养一个孩子一辈子的基础,最后的机会。

错过时机,永不再来

如果有人问你,那如果超过13岁呢?我们就应该说,那就算了吧,因为已经没救了。什么意思?就聪明来讲,因为中国古人说,三岁看大,一方面说聪明,一方面说他的性情。我们现在光讲聪明,这已经是科学证明的了,因为脑神经发展可以用最新的照相技术看到。所以,光脑神经发展来讲,十三岁之前,它或许有他的遗传,他遗传就是他的起步高一点,但是再高,你也不能够完整。起步低也没有关系,最重要是靠人为的努力。所以,天生遗传对于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它的影响只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靠我们后天的教育。那么,如果十三岁之前你让他聪明起来,他到十三岁以后,一辈子永远聪明,不会再笨。因为他不可能笨,脑神经不可能再笨。而且脑神经如果发展得很健壮、很巩固,到老的时候,他都不会老年痴呆。所以,聪明起来的,一辈子聪明,不会再笨。假如十三岁之内没有让他聪明起来,他就一辈子笨,永远不可能再聪明。那么不可能再聪明,他想要成就怎么办?有。我们中国人说:“勤能补拙。”你很努力,你比别人努力两倍,人家一天用十个小时用功,你用二十个小时用功。可能吗?很难。而且你一天用功二十个小时,你能够用功一年呢?两年、三年、五年、十年,还是三十年五十年?所以,人生往往都在发现他能力不够了,一个人就放弃了他的努力了。维持现状,这样过活就好了,这样子过活、过活,活著活著一辈子,到最后死了,与草木同朽。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啊。我们比别人笨,但是没关系,我们努力吧。咬紧牙根吧。”你为什么这么残忍。还有孩子不会问:“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还好孩子不会问这个问题。孩子如果问:“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而且你又很诚恳地告诉他:“是妈妈把你教笨的。”那请问怎么办?你为什么这么残忍,我问你?我们教育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叫一个人要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固然一个人要努力,努力值得我们敬佩。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让他的努力的效果更好?一个聪明的孩子也会努力啊,而且他更能够努力,因为他努力起来很愉快。那些不聪明的孩子啊,他们努力起来很痛苦。

全程性的核心:越早期越重要

所以,你如果了解人生发展的全程性,你就要知道越早期越重要,而且越早期越好做。所以胎儿是很好教的。首先胎儿不会跑来跑去,你看多好教。胎儿不会跟你反抗,你看多好教。第二点,胎儿他的能力,我们要注意胎儿的能力,他是吸收的能力。吸收什么?吸收世界的讯息。所有讯息他都照单全收,而且百分之百,而且都放在生命的最底层,最底层的意思就是最最重要。虽然我们长大以后那个底层的东西我们好像忘记了,不在意识中,它是在潜意识中。后来越长大,我们放到下意识中,到长大到十三岁以上,我们只是这样意识,这个意识是生命活动里面的最高层,但是最小。我们长大以后都用意识在活动,但是下意识跟潜意识都影响我们整个性情。我们有些时候会不知道我们的想法从哪里来,我们灵感从哪里来,或者不知道我们的脾气从哪里来,就从你的潜意识跟下意识来。你的意识控制不住,而意识的活动只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们意识以下。那些都是在十三岁以前所受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是提倡“和谐社会”吗?不是要“八荣八耻”吗?一个人能够听著口号就跟著改善他的心性了吗?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难的。一个人的下意识、潜意识都定型了,他要用他的意识来改造他的下意识、潜意识,是很难的。所以现在的西方的这个神经科,就精神病医生,他就发明了所谓的催眠疗法。什么叫催眠?一个人神经有问题,天天紧张,或者天天不晓得从哪里来的恐惧、幻想等等,已经进入到这个神经病了。这个医生就说这个来源很早,不是你的意识所能控制的。于是就拿催眠让他睡著了,然后叫他回去,他现在三十岁,回到二十岁,回到十岁,回到五岁,回到三岁,甚至回去到两岁、一岁,甚至,假如可能要回到胎儿,叫你去回想一下你到底受了什么刺激。于是,这个医生就用很柔软的声音跟你讲,你不要再计较,那个人不是故意要伤害你,他是无意中的,让你原谅他。后来醒过来了,诶,他的心病好了。各位,你为什么要到长大之后才让人家催眠?而且催眠很危险,你知道吗?那个催眠师把你催眠了,他唤不醒你,你就变成真正的神经病。你为什么不在孩子正在成长历程,用光明的、积极的,用高尚的、优雅的东西来让他吸收?你为什么要让他吸收这些垃圾、这些污染的东西?所以,良好的教材对生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良的教材也在潜移默化。所以你要怎么选择教材,要小心了。

音乐读经与美术读经

这么容易,能听的时候是给他听。那么孩子出生了呢?出生以后继续听,因为人类的听觉发展到三岁、四岁,就差不多定型了。所以要培养非常敏锐的听觉,一定要在三四岁之内。所以,学音乐的人都知道,要有绝对音感,要在三岁之内培养。什么叫绝对音感?任何的声音的高度,他一下就听出来,准、不准。还有,很多声音集合在一起,他能够分辨得清清楚楚。听说有一个音乐家,他家里有一天,这个玻璃杯掉在地上了,亢一声,大家就只听到,噢,这个声音是一个噪音。那一个孩子就马上跑到钢琴旁边,用十只手指头弹出那个声音,亢的一声。你能够吗?你以为你的耳朵都能够听到声音对不对?人家敏锐的耳朵听到声音跟你不一样,而且一辈子就定型了。所以各位,不要错过时机。

三岁之内,照常让他听尽世界名曲,听尽经典诵读。还有出生以后,眼睛张开了,他的视觉神经开始发展,发展到十三、四岁就成熟了,而且越早期发展越快,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对他的眼睛做一些教育。眼睛怎么教育?除了他张开眼睛随便看你的家庭环境之外,最好的是给他人文的教育。怎么教?三岁之内,看尽世界名画,看尽世界有名的雕塑、舞蹈、建筑、戏剧。这些在现代来讲,都很容易,有很多的博物馆他都把他们的珍藏都录像出来,你只要放给他看就好了。有人说,我要带去大英博物馆让他亲自参观,那当然很好,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这样做的,所以我们要利用科技。有人说听真正的演奏比较好,我们听那个碟片,他的机器的声音,这个并不见得完整。这些人都是理想太高,都空想。你可以带你的孩子去听尽那些世界名曲吗?听尽那些演奏吗?不行,你只能退而求其次。

所以,一个孩子他可以在三岁之内,把世界最有名的作品完全看完,这一方面刺激视觉神经的发展,而视觉神经又带动其他神经的发展。那么,一方面培养优雅的性情,还有,高度的美术鉴赏能力,这是很难培养的。我们的国民长大了以后,你几乎看不懂什么叫作世界名画,你不知道它为什么成为世界名画。就是看它说,画得还蛮漂亮的。这不是漂亮不漂亮的问题,是你的心灵要跟那个画家有起共鸣,你才能够受到感动。这种能力是很难培养的,是几乎不可能培养的,尤其长大以后,是培养不起来的。三岁之内他自然有感应,因为,我们的孩子刚从天地而来,而这些美术音乐的创作者,都是天才,天才就是天地的才华。所以我们的婴儿胎儿最接近他们的心灵。他们是属于圣贤的心灵。所以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个圣人的心灵就跟婴儿的心灵是一样的,那么纯真,那么样的深远。你不要看不起你的孩子。

为什么我们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呢?因为我们都问孩子:“你懂吗?”他当然不懂了,你懂的比他多啊?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就问:“孩子,你懂吗?你不懂,我讲给你听。”老师都以为他比孩子伟大,家长都以为他比孩子聪明。告诉你,孩子有孩子的聪明,是你所不及的,而且你永远也及不了他。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还没有成长,我们就看不起他,我们就用理解的方式来教他。大人的理解能力成熟了,你的理解能力当然比他好啊,你跟他比理解能力他比你差,所以你就一直要教他。然后呢,你就浪费了他的这种吸收能力。所以理解能力是输出的能力,吸收能力是输入的能力,老天安排我们人生先输入再输出。现在我们家长就拼命要让他输出,结果看他不能输出,就说,你怎么这么笨?你什么都不懂,我就教你很浅的东西。于是就把最无聊的东西都教给他,所以现在我们孩子所学的教材都是无聊的、白痴的教材。无聊的教材、白痴的教材培养出无聊的人生白痴的下一代。(掌声)

所以三岁之内听尽世界名曲,看尽世界名画。三岁来不及,三岁到六岁,一定要做这个工作。所以我到幼儿园,我都劝幼儿园,从早上上学到下午放学,整天古典音乐不断,他听三年,也听尽世界名曲了。然后如果能够再听经典,那更好。然后如果六岁来不及,六岁到十三岁,最后一个阶段。当然了,我们说十三岁以上怎么办?其实十三岁以上还是可以的,至少一般的人,就是你没有特别教育的孩子,他都会还有基本的聪明。虽然他不能够再增加聪明了,但是他用他基本的聪明,在这个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他也能够有相当的成就。所以十三岁以上,其实还是可以的,像我们各位,你不是十三,你是三十了,其实也是可以的。甚至,任何时刻都是可以的,都是可以接受这种经典教育的益处的。等一下如果有时间,我介绍我们大人怎么样来对自己做读经教育,现在我们先说一个孩子。

不过我们刚才讲了那么多,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所谓读经。我们只是说音乐、美术这两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类最先成长的感官是耳朵,再来是眼睛。眼睛跟耳朵在这么早的时期,对我们整个人生的影响很大,尤其对聪明不聪明影响很大。你看,假如一个人耳朵,就是听觉训练好了,他听觉敏锐,我们古人称为“耳聪”;假如他的视觉训练好了,我们称为“目明”,耳聪目明,就简称“聪明”。所以古人老早就知道,聪明跟耳朵、眼睛有关。那么我们就把它姑且称为音乐读经、美术读经,或是听觉读经、视觉读经。而读经的胎儿我们就称为读经宝宝。现在海内外已经有成千上万的读经宝宝,就是在胎儿时候做读经教育,生出来的孩子确实就是不一样。家家户户生了这种孩子,都认为这是父母的福气。所以,我建议我们各位,我们在重庆市,如果你有身份有地位,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请你这辈子去做一件事,就是去推广这个胎儿读经。假如你没有什么身份地位,你在你的亲戚朋友之内,推广胎儿读经教育,你是功德无量。(掌声)

听经与说话

刚才讲到该听的时候就给他听,所以他也就开始听,听古典音乐跟经典,所以我们听经典,出生了以后再继续听经典。但是,对于经典教育,所谓读经教育,我们还要注意,他长大到一岁,或者一岁多了,一周岁多,他就可以开始讲话了。其实一个人会讲话,他不是那时候才开始会讲话,他是经过了胎儿跟出生以后一年,他的想要练习讲话,这样他才开始讲话的。所以我们对于听很重要。我们不能够整天到晚让他听我们讲话,我们让他读经,就可以整天到晚让他听到人类在讲话。所以他已经开始模仿。所以听经典的孩子比较容易、比较早开始说话。或者说他一开始说话的时候,不是叫爸爸妈妈,他是开始“子曰子曰”,这样。

如何学英语:英文经典诵读

还有这个听,刚才说听经典,我曾经这样建议,不只是准备两架CD,听两种声音,准备三架CD,一架放古典音乐,一架放中文经典诵读,就从《论语》开始放。那么一架呢,放英文经典诵读。因为现在的中国社会都想让孩子学会英文。要学会英文是很简单的,我们就看美国孩子怎么学会英文的。美国孩子不必学就会了,至少不必学就会讲英语。会讲英语,英文就会比较容易学。所以美国孩子讲英语是不必教的,就好像我们中国人讲汉语是不必教的一样。那他们为什么会讲英语呢?因为从他入胎开始,他就都在听这种语言。所以我们如果用这种教法,我们用三架的CD,另外一架放英文,英文的语音,而这英文的语音呢,也是读书,读什么书?读英文世界最高明的书,称为英文经典诵读。英文经典诵读发出来的声音也是语言啊,但是他的含义可能很深。所以就语言来讲,他的作用跟你讲英语给他听是一样的,跟听一般的英语是一样的,跟听一般的英语故事是一样的,不过它的内涵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就让他听英文经典诵读,听十个月,一出生,你可能会发现这个孩子前辈子可能是美国人,因为他对英语就那么熟悉。

这里,前几天我发现一个证据。一个法国的孩子,家长发现他有自闭症,他不讲话的,家长讲话他也好像听不见,他也不跟家长讲话,就糟糕了。所以就请,心理医生来治疗,这个心理医生想尽各种方法,要跟他沟通都没有办法。后来,忽然发现这个法国的孩子,如果跟他讲英文,他就有反应。于是,这个医生就跟他讲英文,结果那个孩子居然好像听得懂,而且他还会回答。这怪了。就问他的父母亲说:“你们家里有在教他英文吗?”说:“没有啊,我们是法国人都讲法文啊。”那这个孩子为什么懂英文?这个妈妈就回忆了,她在怀孕的时候,怀这个孩子的时候,是在英国人的公司做事,她都听到是英文,她跟同事讲话也是讲英文,所以这个孩子在怀孕期间是在英文的环境之下长大的,所以出生以后就只听得懂英文,而听不懂法文了。所以你不要看你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糊里糊涂,他精明的很。

好了,这样做,用三架CD。那你说三架CD,这个声音会不会太嘈杂?这个声音好像嘈杂,那他听了嘈杂声音会不会发疯?我说如果会发疯,大人先发疯,孩子大概不会。我们很少看到孩子因为声音嘈杂发疯的,但大人很容易。所以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孩子受到教育了,我们大人就发疯了,这样也很麻烦嘛。其实大人也可以不发疯,只要你不注意就不发疯。什么叫注意,刚才说我们大人只剩下意识了,意识在活动,你把你的意识专注在一个地方叫注意。但是现在有三种声音,假如你三种声音都要注意,你的意识就要分成三方面,于是你一心多用,你就发疯。不过,你要知道,我们的孩子本来一心可以多用,因为他根本不注意。他不去注意,他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大人去注意,都恍惚了,所以我们大人学习能力是很差的。我们孩子,他不必注意,四面八方他全部吸收。所以,有人用四种声音,但我没有鼓励用四种声音。不过用四种声音应该也没有关系,只不过你不要把四个CD摆在一起,以免让人家误以为你在卖CD。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这本来就很自然的,所以能听的时候给他听。

一个孩子能够讲话,是天地间不得了的大事

刚才说到一岁几乎会讲话了,这样就可以,能练的时候给他练。什么意思?就让他练习讲话。一个孩子练习讲我们的普通日常用语,这是你不要教的。但是,一个孩子不可能整天到晚,常常讲话。但是,你如果让他念经典呢,他除了平常讲话之外还可以多训练他的口舌。而且可以比较长时间的来读经典,而训练口舌有什么意义?刚才说过,我们的讯息刺激眼、耳、鼻、舌、身。我们动舌头,其实就动口腔。口腔、舌头,他的肌肉活动是很精微的、很精密的。我们要用很精密的脑神经来掌握,来控制,我们才可以动我们的口舌,有正确的运动。比如说你吃东西,一个最小的刚出生的胎儿,他可能有吸吮,就是吸奶的这个能力,自然的。但是他的咀嚼能力可能还不好,吞咽固体的能力可能还不好,等等等等。而长大到一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开始动他的口舌,做语言的练习。你要知道,一个人要发一个音是很困难的。所以,为什么孩子一出生,他不会发一些正确的声音,或者刚开始讲话,他的声音还不正确。因为要动他的口舌,达到一个标准,是要调动非常细密的神经系统。比如说你要发一个“啊”,发一个声音,你必须丹田,就是所谓的下腹部用力,这个挤压横隔膜,横隔膜上来挤压你的上腹部,上腹部挤压你的肺部,肺部透过气管、支气管到喉咙,喉咙这里还有声带,要配合,出来以后,舌头分舌根、舌尖、舌面,还有你的嘴,你的牙齿,你的嘴唇,你的脸颊,甚至你的鼻腔,通通要联合成一体才发一个音。所以,你不要认为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一出生就不会讲话。因为要发音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刚刚讲话不标准,因为要发音是很困难的。于是,我们让他练习发音,就是在锻练他的聪明,所以,口舌常常动的孩子聪明,我们怎么让他口舌常常动,让他念书。怎么让他念书?你说:“小朋友,跟我念。”你念子曰,他就跟你念子曰,你念学而时习之,就跟你念学而时习之。这就在动他的口舌,虽然念的声音不标准,没有关系,虽然念的文句不完整,没有关系。有人说,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教他《三字经》啊。因为《三字经》只有三个字啊,他讲得比较标准啊。各位,你千万不要这样想。假如他会发三个音,你一直教他三个音,一直教他三个音,他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你的教育的功效。因为他已经会发三个音,你为什么要教他三个音?他会发三个音,你教他五个音,学而时习之。他纵使五个音发不出来,但他想要发五个音,这个想要发的心态就已经在锻练他脑神经的发展了。所以,教《论语》的孩子比教《三字经》的孩子聪明。你要让你的孩子笨,就教他《三字经》吧。那有人为什么教《三字经》呢?除了这个理由之外,他认为《三字经》孩子会念。你要知道,他不会念没关系嘛。学而时习之,他念“时习之”也是三个字嘛,那“学而”两个字念出来有什么关系呢?他过一个月两个月会念了,他会念五个字就比会念三个字聪明。那么有人说,我为什么教我孩子《三字经》,因为《三字经》他比较容易懂。他怎么懂呢?是你懂,不是他懂。所以大人都是为了自己在做教育,你不是为了孩子。(掌声)

所以懂不懂的观念一定要破除。那么你要教他不懂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刚才不是讲过吗?锻练脑神经系统就有用,将来这个脑神经系统可以供思考、理解所用。所以一个人要将来能够学好数学,能够学好科学,他的唯一的一个道理就是让他聪明。让他聪明有很多方法,就是大量的讯息刺激,而最大量的就是口舌的讯息刺激,比听、比看还要大量,因为听跟看是输入,而口舌是输出,而且你口舌要动,一定要听,所以,听觉也训练到了,你的口舌也训练到了。

所以,一个孩子能够讲话,是天地间不得了的大事。我们要让他多讲话,但是他不能整天到晚叽里呱啦讲话,我们叫他读书、读书。这个时候不能读怎么办?念。等到两岁、三岁了,就能读了。什么叫读,看著书读。看著书,一方面眼睛看,一方面耳朵听大人做示范,然后他口舌模仿大人的声音。这种模仿,刚才说过了,是很困难的,结果一个孩子两三岁就能够模仿了,你一直让他模仿一直让他模仿,是增进聪明最好的方法。还有,你看著书读,比如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你拿著书,把他抱到膝盖上,然后你说,“小朋友跟我念,子曰”,你就指子曰两个字给他看,“学而时习之”,就这样指。或者他如果已经很熟悉了就叫他指,指错了,没关系。但你随时有机会就指指字,有些人是用大字棒,也可以,不用大字棒也没关系。他只要常常看这些字,他就有印象,印象深的,他就能认字。所以教读经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家发现最初步的功效,就是认字。其实读经的功效很深远,一般家长老师都看不见,但是认字,家长老师可以看得见,就很高兴了,他认为孩子认字真了不起。其实认字是很简单的,认字是不需要教的。一个孩子怎么认字?多看了就能够认。

读经教育之精微处:为什么先读高度的经典

比如我举个例子,你第一天教你孩子,《论语》第一章,你说“小朋友跟我念,子曰”,他会念“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亦乐乎”,这样念。念这一章,念了一遍再一遍,一遍再一遍,念三分钟,就念了七八遍了,十几遍了,他不想念了。不想念了没有关系,他在那里玩,你念他听,要不然把CD放著,他也在听。听了就有效,念了更有效,看著念,效果又加倍。但是你不要逼著他,你一定要给我坐好,你要给我读一个小时。无所谓的,随便教,因为他随便念一念就好,随便听一听就好,随便看一看,也就好了。然后第二天教他,“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第三天教他,“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第四天教他,“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一章。第五天教他,“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一天教一章,都给他念三五十遍一百遍。五天之后,这个两岁半的孩子,他就能够认字了,他至少认两个字,哪两个字?(众答:“子曰。”)额大家都很聪明,但是都没有良心。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想,他能够懂得“子曰”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子曰”这两个字在大家日常生活当中有用吗?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因为我们现在不讲“子曰”了,我们讲“老师说”,所以这两个字没有用。所以,什么时候用?等他上了初中高中再用,所以那时候再教“子曰”。各位,是这样子的吗?人是这样长大的吗?认字是这样教的吗?我们就这样教。教一个字,就要认一个字,会写一个字,会用一个字,还要会造词造句。你教一个字就很困难,我们随便教,结果他就三五个月,古人是半年之内就可以认完两千五百个汉字。半年认完两千五百个汉字。现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也认两千五百个汉字。到底是你古人聪明还是你聪明?

所以现在我们把认字教得太困难了。现在所谓的教改教改,有很多教改的方案都说我们怎么来教我们孩子认字,就是让他脱盲,让他不要再做文盲。我们要提早让孩子认字,提早让孩子认字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他提早阅读。提早阅读有一个好处,就是提早吸收知识。知识量大,他的理解力也好,就提早会思考。然后他提早阅读,他会养成阅读习惯,对一辈子都有好处。所以提早阅读是很重要的,提早阅读的前提是提早认字,所以提早认字变成我们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但是怎么提早认字?非常简单,你只要教读经,你都不需要提早认字,他就提早认字。所以,教认字是很简单的,就是不必教。所以,你只要教他读经,而且经典的字,它出现的单字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现在的小学教我们孩子认字,都只出现日常用字。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孩子必须了解,所以教他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比如说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就教这些东西。认为理解才能教,其实我们发现,读经的孩子最后也能够认识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为什么?因为那也是日常生活常出现的字,我们经典也常出现的字,他经典的字也会认,一般的字也会认。所以读经的孩子对于读白话文就没有问题。而且,语文能力增高了,读白话文更简单。所以读经的孩子很容易走入阅读这个阶段。开始阅读了,他手不释卷。

所以很多人都要提倡阅读,认为孩子能够自己读书,是多么可喜可贺的。各位,一个孩子要自己读书,那是很简单的啊。因为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啊,每个人都有求知欲啊,尤其是一个孩子更有。我们只要教他认字,他就会读书;只要会读书,他就废寝忘食。现在所有的教读经的家庭跟老师都可以做见证,读经的孩子,我们现在要预防他,太喜欢看书了,所以家长跟老师都要时常去监督他,你不要再读书了!现在要限制孩子读书,因为读书把眼睛都读坏了。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道理就是,读那些是没有用的书。什么意思?他能懂的书就是没有用的书。一个孩子能读懂的书就是没有用的书。各位,你现在用你童年所读的书,你来为人处事吗?你来建功立业吗?你来爱国治民吗?没有的事。那些书都是敲门砖,敲了门,丢掉。叫垃圾。不要让你孩子看太多垃圾的东西,因为障碍他心灵的成长,所以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让孩子看太多书的。各位,人生时间有限,你读这些千古流传的经典你都读不完了,你还有时间去读那些童话吗?那些故事吗?而那些童话那些故事如果要读,岂不简单吗?什么时候读?我长大再来读。什么叫长大?我把我的语文能力培养好了再读。一个人,就是人生,培养语文能力最好的时机是十三岁之前,所以十三岁之前是人类语文能力的关键期。所以,一辈子要用的语文的能力要在十三岁之前培养完成。

一个中国人,他一辈子要用的语文能力,最少要培养一种能力,就是能够读经、史、子、集的能力。因为五千年来,所有的书,有用的书,通通都是文言文。经、史、子、集通通是文言文记载的。不能读文言文,就不能读经史子集,不能读经史子集,你就不能够认识中国祖先的智慧,不能够认识中国祖先智慧的人,就没有中国人灵魂,没有中国人灵魂的人就不是中国人。(以上的话先生一口气说完,掌声响起。)而培养读经史子集的能力是那么简单,只要在十三岁之前,用经史子集教他,他就自己会读经史子集,不需要你讲解,不需要你引导。

这是人类的本能。就好像一个孩子,一岁两岁就会讲话,到三岁我们讲话的能力就成熟。讲什么话,讲你从胎儿开始听的话,从来没有一个家长告诉他,你的语法应该怎么办,你的发音应该怎么纠正,从来没有的。所以美国的父母没有教美国的孩子他的文法,他的文法不会错。中国的孩子没有教中文的文法,孩子的文法不会错。谁教他的?人类本来的能力,天性。我们能够读古文,不是老师教古文教出来的,现在老师不是教古文吗?初中就有简单的古文,高中比他深的古文,到大学还有古文的课程。请问我们学了七八年的古文,你会古文了吗?不会。为什么?你读得太少。而且读书的方法错误。古人的方法是对的。就好像一个孩子学语言一样,天天就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他听了日常语言,听了一百遍一千遍,所以他就会用了。我们如果让他读古文,读一百遍一千遍,他的古文也就会了。所以,有人说,你能够背《古文观止》的一百篇文章,你就会读古文了。你能够把一百篇背熟,你就会作文,作古文了。这是非常简单的事。

现在我们的教育不是这样做的。我们不是叫他接触古文,我们是让他从小语言能力培养的时候,让他接触这些日常生活语文。你要知道,日常生活语文分“语”跟“文”,日常生活的语是三岁就学好了,我们的文只是用文字来把这些语记载下来,写出来。所以,这些文字的学习是有用的,因为这些文字将来可以读别的书。但是这些文字记载的内容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三岁就懂了,你为什么还要教他懂得的东西?你不是重复吗?不是浪费吗?所以所有的白话文教育通通都是浪费。假如我们还教孩子白话文,你就浪费你的孩子。所以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白话文是自己会的。信不信就由你了。我们只教高的,低的就会了。而且更会,会得更好。所以,民国初年,提倡白话文的那些人,胡适之,陈独秀,鲁迅,通通是读古文长大的,他们没有读过白话文。要作白化文还不简单吗?现在我们都从学白话文长大的,我们的白话文作不好,古文更不好,连入门都没有。所以我们两面都失败,他们两面都成功。

因此教育是有道理的,尤其语文教育,一定要用语文的方式,就是多听、多看、多念、多接触。懂不懂?没有关系,自然就会懂。所以有人说,经典那么困难那!我说,经典哪里困难?你说经典哪里困难?大家都七嘴八舌说了,最后大家一致赞同说:“易经最难。”我说,说易经难的举手。很多人都举手。我说:“读过易经的人举手。”没有人举手。我说:“你受过什么教育?”他是高中、大学、研究所,都毕业了。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所以现在整个中国人都被教得不负责任了。所以以后不要再说经典困难,除非你读过经典。那么我说,《易经》你读过吗?没有人读过,没有你怎么说它困难呢?那有人很勇敢说:“我读过。”我就问他说:“你读几页?”他说:“我读两页,没有一句我懂的,所以很困难。”我说:“老兄你为什么不读下去,第三页就有你懂的了,你为什么只读两页就不读了?”

所以我们的教育是错误的,尤其是语文教育。文化教育、性情教育、品德教育、智慧教育、美感教育,通通是错的。因为都要理解。你要知道理解是科学教育,不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熏陶,是潜移默化。科技教育呢?是思考,是理解。但是人文教育也不是不理解。它熏陶久了就理解,而且这个理解它有层次有深度的。而科学的理解是理解就理解了,就到那里,所以科学是死的。科学的知识是死的,人文的知识是活的。死的要用死的心灵来学,活的要用活的态度来学。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而一个人,老天安排,他先有人文的吸收,有人文的蕴酿,最后人文的吸收跟蕴酿,培养出来的脑神经系统,去供科技的思考。所以人文的学习是科技的基础。假如这一点没有分清楚,我们的教育永远是在浪费我们的人生。

读经的方法非常简单

所以,你要学好文言文,你就用经典教育来教他。那经典教育怎么教?就是反复诵读。怎么反复诵读?同一段文字,不管是一百个字、一千个字,同一段文字,练习一百遍。所以我现在提倡一个很基本的读经教学法,就是“三百读经法”,供大家参考。这是一个很基础的标准,你如果做不到,可以降低一点,你如果做得到,可以升高一点。

三百读经法,一天一百个字的进度,大概是《论语》第一章、第二章这么多。第二个一百,那么念一百遍,有时候念十遍,上午念十遍,中午念个十遍,晚上比较有空,念个三五十遍,要睡觉前念个二三十遍,大概一百遍了,念一百遍。然后第三个一百,给一百分。给谁一百分?会背的人,给一百分;不会背的人,也给一百分。那怎么有这种给分法呢?有。因为会背了,就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了,因为他已经诵读了那么多遍了,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了,将来长大以后他就融会贯通了,就能拿出来用了,而且越用越精明,用一辈子用不完。他如果不会背呢?他不会背,那一百遍已经对他脑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发展,而且留下一点点印象,将来要复习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还有他会越读越聪明,越读越聪明,到最后一百遍就会了。有些孩子读了以后,进步了,八十遍就会,再进步,五十遍就会,二十遍就会,有的是三遍就会,有的是一遍就会,叫做过目不忘。这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但我们不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读二十遍就会,读二十遍就会背的,我们也让他读到一百遍,锻练他的脑神经系统。还有,让他终生不忘。

所以,读经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拿到最高深的、最有意义的教材;方法就是利用人性,能听的时候给他听,能念时候给他念,能读的时候给他读,而反复听,反复念,反复读。就这么简单,就培养了他高度的语文能力;有了高度的语文能力,他就有深度的文化教养;有深度的文化教养,他就性情比较容易端正,他的品德比较容易高尚,而且,他的智慧比较容易高超。然后,有了这样子的能力,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有了良好的语文能力,他就可以自己去读所有的其他知识类的书,所以我们学校里面所有的课本都可以让他自己读,而且他可以读比学校课本多出十倍到一百倍的内容,他将比任何的父母跟老师学问还要大。如果不是这样,你的孩子就不可能成为大人才。

所以,教育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把把握要点。第一个要点是高度的,高底可以笼罩低度;第二个要点是核心的,核心可以带动外围。那么,核心的课程是语文,语文要用高度的语文。所以,十三岁之内最重要的教育就是教他语文,语文最重要就是教他高度的语文,高度的语文就是经典。经典怎么教他?就是要反复诵读,教育就完成了。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学校的班级老师,如果能够这样做,他就发现,他的教育越做越轻松。因为孩子聪明起来,学习能力强,而且孩子性情稳定,学习态度好。还有,他比较理性,比较好沟通。还有,他的原来的那种纯真,他的同情心,也都比较容易保持。所以这个孩子不仅是好学,而且他也有品德,所以,有品而好学,叫做品学兼优。

那么我现在就举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或者说是一些模型。有的人是在家里自己教,这也很好。不过父母要兼作老师,不容易。所以最好是团体来教。

团体教,有两个方式,一个是业余读经班,因为大家都要上学嘛,下学的时候或是一个礼拜一两次,然后去一个团体来教读经。这也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少量教读经。有些家长发现读经的时间越多,读的量越大,他的进步越快。他就想读经的时间如果很多,那我们孩子还要学别的东西,比如要去学校啊,学校还有功课啊,怎么办?那学校老师说,我的功课都很多啊!你怎么叫我读经?我教读经教一点点是可以,教很多怎么办?现在我要告诉各位,读经的时间如果能够到达所有学习时间的一半,那这样子就是一个基础的标准;少于一半,你都可能在浪费孩子;如果一半以上,你就在帮助你的孩子了。那么时间是一定的,很多老师都这样说,我的孩子全心全力的都在做功课,都做不好功课了,现在用一半的时间读经,功课什么时候做得好呢?我说,用一半时间读经,那个读经的效果,经典的作用是一辈子的好处。而刚才说了,读经的孩子提升他的学习能力了,他只用一半的时间就可以把原来做不完的功课做完。所以,我们说,我们的孩子要应试啊。读经的孩子应试成绩最好。如果能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读经,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功课,那功课会更好。所以,最后我们观察了许多的孩子,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最好的方式是十分之九的时间都来读经,用十分之一的精神力气去做他现在要学的东西,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的功课,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跟力气就学完了,而且学得更好。假如你不相信,你就去障碍你的孩子吧。(鼓掌)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后街中韩文化创意创新园A6栋 邮编:100096电话:400-8984808QQ读书群:543250139Email:ec@idujing.com

    季谦教育

    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12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9102652号

    新浪

    淘宝

    新浪

    关注爱读经服务号&进入爱读经微店

    私塾学堂收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