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

【所有栏目】

读经教育

季谦学院

新闻资讯

推广体系

类聚导航

读经地图

读经论坛

朱汉民:中华文明复兴当“回归经典 重建经学”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中国 >

朱汉民:中华文明复兴当“回归经典 重建经学”

时间:2017-03-28 10:25 | 来源:中国孔子基金会| 作者: 朱汉民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朱汉民教授(网络配图)
 
       大家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很多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都在思考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对未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影响。我们已经在国际的舆论界经常听到相关讨论。当然在中国国内,我们会感到中国在崛起当中出现的许许多多问题,有经济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政治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等各种各样问题,我们经常为这些问题感到忧心忡忡。其实不管我们面临有多少问题,应该说从世界大局来看,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事实,而且是能够改变未来整个世界格局的一个事实,所以说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历史事件。
  
       但是,我们更为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崛起,究竟仅仅是一种富国强兵的的国家经济体崛起,或者还是一种延续五千年历史的独特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崛起不能够完全理解为中国按照所谓西方发展模式来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它是带着自身文明因素而实现崛起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崛起不应该仅仅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经济方面的历史事件。我们更加希望,中国的崛起应该会是一种文明的崛起,是一种延续五千多年而又十分强盛的文明在经过百多年的衰落之后的复兴。中国的崛起并不是像历史终结论说的那样,靠模仿西方的文化趋向模式来完成,而是带有自身文明特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所以说,中国崛起应该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它可能为我们整个人类的现代化文明发展提供一种新模式的可能性,它会给人类带来许许多多新的、令我们浮想联翩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复兴作为一种自觉追求的话,那么这种文明复兴离不开两点要求:一个是回归经典,另一个是重建经学。
  
       我首先讲一讲,为什么要回归经典?中国文明的复兴,不是一种富国强兵,而是让中国文明为人类的现代化文明发展提供一种新模式,而支撑这一文明的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经典。我们为什么要回归中国传统经典,这里讲三个理由:
  
       第一,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我们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我们文明的核心价值、民族精神、人文理想,当然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各种文献典籍里面,但是经典无疑是体现得最集中的载体。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很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物质文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人类在人文领域方面,两千多年前轴心时期所创造的人文经典,仍然是今天我们精神的主要源泉,我们仍然需要从2000多年前轴心时代所创造的人文价值、人文理性中吸收精神营养。古希腊时期、古代中国的科学著作现在不值得一看了,但是那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关于怎么做人、怎么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么建构一个和谐合理的社会等一些涉及到人文领域的东西,仍然是今天的人们的思想源泉。但是近百年我们中断了这一源头活水。由于近代中国受到西方船坚炮利的侵略,使得我们一直追求一个富国强兵的中国梦。为了追求这种梦想,我们甚至一度中断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经典传统,这样其实就割断了我们的精神命脉和人文根基。今天,当我们富国强兵的梦想即将实现之时,却突然发现我们已经失去更加重要的东西,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与我们失去了人文文化的根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个时候,全社会出现的国学热、经典热,实际上都是这种文化寻根的强烈冲动。很多来岳麓书院学习的企业家、公务员,他们津津乐道于读经典,这种行为没有谁号召,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想读。这种重新回到经典的冲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回归中华文明的精神渴求。
  
       第二,从中华文明史的演变来看,可以发现回归经典是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华文明是在全世界延续时间长而一直没有中断的文明,而且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发展与转型,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系。比如西汉确立了儒家经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汉唐盛世奠定了文明的基础。孔子整理的五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经典,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从而造成了汉唐的盛世。如果没有经典的回归和经学的确立,也就没有汉唐的文明。同样,当隋唐时期佛教大盛,中华文明面临外来宗教的挑战,中国会不会像东南亚一样成为一个佛教化的国家呢?许多儒家士大夫强调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他们倡导重读经典,通过重新回到经典而复兴中华文明。他们主张回到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并且选择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子学(《论语》《孟子》)和解释《五经》的传、记、序、论,把这些典籍重新确立为经典,即所谓的《四书》,从而造就了代表中国文化又一个高峰时期的近世文明。所以说,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本来就是跟经典的重读有关系的。
  
       第三,我们以西方文明史为例,同样是可以看到回归经典的必要。我们知道,16世纪西方文明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格局。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经历了所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地位,也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格局。西方文明所建立的整个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文化体系,最终将其他文明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其实,西方近代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基础上,而实质上这一系列运动,都和他们回归“两希”(希腊、希伯来)文明的经典有密切关系。文艺复兴就是回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艺术、哲学,宗教改革就是要摆脱中世纪的教会,回到《圣经》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回归经典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所以才有西方近代文明的兴起。
  
       以上我从这三个方面,说到回归经典应该是我们今天中华文明复兴的一个根本的要求。但是回归经典并不是目的,所以我要讲第二点,就要重建经学,或者重建现代经学。
  
       今天面临的时代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回归经典来追求现代人所需求的这些人文价值、人文理性、人文信仰,但是,并不是把古代的经典搬过来重读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重建现代经学的过程。这个重建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
  
        如何重建现代经学?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要重建新的经典体系。我们一讲经学,马上会想到《四书》、《五经》,特别是想到《五经》。从事经学史研究的都知道,历史上只有《五经》才是真正的经,《四书》都是它的“传” “记”,都是解释经典的。其实,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所谓的经典实质上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比方说,孔子创立的所谓《六经》体系,实际上是尧舜禹夏商周时期先王们留下的档案、文献等历史典籍,其实他们留下了无数治国理政的各种各样的档案、文献和历史典籍,存在于王宫里面。而孔子实际上是从中间挑出很少的一部分,他希望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要重建一个理想的社会次序和文明形态,他就在那些典籍中间挑选、整理出一个《六经》体系。这个《六经》体系就包含着华夏民族的德治、仁政、太平、协和万邦的礼乐文明的一些基本思想。所以这样就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六经》体系。
  
        宋代士大夫面临如何解决个人生命的安顿的问题,如何解决道德性命的理论建构问题。佛教的最大的长处一个是关注个人的安身立命,并且有一套义理思辨的理论体系。这两个是原来的《五经》系统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宋代士大夫建立起一个新的《四书》体系,这种四书体系正好是宋儒所要推动解决的。朱熹为建立这个《四书》体系,他敢于从《礼记》中间抽出两篇,他认为这两篇最适合于解决当时时代所赋予他的文化使命。
  
       为了解决中华文明的复兴,我们应该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选出那些典籍作为现代中国文明复兴的经典?今天假设我们要重新编一个为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经典体系,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五经》《四书》。其实如果我们要建立现代经典体系的话,不应该有历史的局限,我们要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而重建经典体系。当代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包括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明问题、环保问题等等,我们需要从轴心时代先哲们所创造的文明经典中寻找人文智慧。历史上孔子和朱子对经典的态度和方法值得文明学习,他们没有很多框框。孔子并没有很多框框,他就是要解决当时时代所需要,在三代文献档案中寻求那些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价值、意义的文献,来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建构文明需要的文献作为经典。朱子选四书的做法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怎么可以把两篇文章从《礼记》里面抽出来呢?但是他是从文化建设、文化建构的需要,从当时时代所要解决的这种文化建构的使命来做的。宋儒以儒家子学、传记之学的文献,组合成新经典体系,就是值得我们当代学者学习的。
  
        要重建新的经典体系,可以实现两个超越。一个是超越时代。也就是说我们重建新的经典体系,不能够越古老越好,轴心时代的经典是最重要的,但也可以延续到汉唐、宋明甚至到近现代,只要是能够既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价值和意义的文献,都是我们考虑的对象。第二是超越学派。我们一讲经学,在经史子集里面儒家的才是经学,道家佛教其他各家各派的都不是经学,而是子学。如果我们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新经典体系时,我认为应该超越学派,可以超越儒家,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无限丰富的典籍里,寻找为现代中国人、为中华文明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来建立新的经典体系。
  
       第二,光选经典体系不够,朱熹选了四书,如果他不做注释,是不能解决重建现代经学问题的。假设我们选出很多经典来,还要根据我们现代的需要来做出合乎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创造性的诠释。朱熹在读四书的时候,他所处的宋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必须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打通古今的隔阂、对立和紧张。严格说,我们当代人重读经典的时候,所面临的紧张程度远远超过朱熹。所以,中华文明的复兴,确实需要在重新选择经典时重新诠释经典。我相信中国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其实就是我们当代学人、当代中国人和千古圣贤打破时空关系的一种心灵对话,我们要在这种对话中完成回归经典、重建经学的使命,这种对话能够实现现代中华文明的建构,特别是对人文价值、人文信仰、人文理性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意义。(来源:凤凰网)
   

       更多读经教育相关信息请点击文礼书院王财贵先生演讲视频文稿总汇读经教育入门“六小篇”全球读经私塾 读经学堂汇总读经教育学堂私塾长期招生信息汇总近期读经活动汇总爱读经产品官网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后街中韩文化创意创新园A6栋 邮编:100096电话:400-8984808QQ读书群:543250139Email:ec@idujing.com

    季谦教育

    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12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9102652号

    新浪

    淘宝

    新浪

    关注爱读经服务号&进入爱读经微店

    私塾学堂收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