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2月13日
地点:浙江温州泰顺县文礼书院
整理:范泰源
校对:黄勇 怀仁
修订:王财贵(2017年4月21日)
各位同学好!
开学一个星期,我看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很好,这或许是我们班委、尤其是班长的用心发挥了作用。当然,也是因为我们各位同学渐渐进入应该有的情况了——本来就应如此。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谈话谈到的一个观念,我认为不错,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这个朋友说,因为他的孩子在
读经,所以他对于书院会持续地尽力协助。这样的话,本来是很自然的,但是那时候谈得很顺畅,我就顺口回答一句——好啊,但你来协助书院,不是因为你的孩子在
读经。
所以我就想到了“因为”和“所以”的联结关系。这个联结是因果的联结——用牟先生的词语,叫“因果锁链”。“因果联结”是中性地说,而如果把它说成“因果锁链”,那就不是中性的了,而是“劣义”的。劣义,是指出这个辞语所含的不良的、不恰当的、不积极的那一面的意义。
新学期开始,竹里的油菜花盛开
为什么把“因果联结”叫成“因果锁链”呢?原来“因果”这个概念是对于所谓的存在、对于所谓的世界,也就是对于所谓的“现象界”——现象之所以成为现象的原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现象界中首要的一个根本概念。“根本概念”用康德的话,叫“范畴”,范畴是“知性”的概念。“知性”就是你能够去认识世界的“性质”和“性能”——从生命中先天的具有,说“性质”,从这个性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展现,说“性能”。
“性”这个词语,有两重意义,一个是“性质”,一个是“性能”。所以,“
孟子道性善”的“性善”,也有两重意思,
孟子固然肯认人有善的性质,而孟子更进一步表示人有善的性能,甚至孟子是从人有善的性能来说人有善的性质。他是从善心说善性。《
中庸》的前三句话,尤其前两句话,是从人有天地宇宙的性质来说人应该依照这个性质而行,但是,并没有很明确地提出人有善的性能。
《中庸》和孟子这两种表示“人的道德性”的方法,影响到了后来宋明儒所谓的理学。理学也可以说是心性之学,而这个心性之学,有的学派偏于性,有的学派偏于心。凡是偏于性的,就注重性质;凡是偏于心的,就注重性能。性质就是存有,性能就是活动。
牟先生用了这两个词语——存有、活动,这是现代化的词语,哲学词语,现代化的哲学词语。有的人忌讳用现代化的哲学词语解释
中国哲学,认为是用西方思想来套
中国哲学,其实只要不失其内容,形式是共同的,是可以采用的,采用现代化词语,能把一些易于混淆的观念表现得清楚。
有其性质即能展现为性能的主张,叫做“即存有即活动”。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性”本来就代表天理,天命之性中,若以性能为主,就是以心为主,则性即是心,而心即是性,这就是所谓“心即理”系统;若以性质为主,但不保证其性质能不能展现为性能,就是以性为主,只能讲“性即理”,而不能讲“心即理”。“性即理”系统只能性是性、心是心,不能够即性即心,即心即性。
现在再讲回“知性”——刚才讲的不是“知性”,孟子说的性不是讲知性问题,是讲道德性问题。“知性”在整个对人性的观念当中,是属于气的,也可以说是现实的,不是超越的,而道德性是超越的。“知性”开出现象界,其所成就的知识,是现实的知识。它怎么成就现象界呢?知性以它的范畴的概念成就现象界——“范畴”一词翻译得很好!出自《尚书.洪范》,洪范有九畴,所以说这是很雅的翻译呀!
洪者大也,范者法也,洪范就是大法,大法就是宪法,本来是说治国的大法则,所以远在《尚书》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就有“宪法”的观念。而洪范有九畴,也就是把治国的基本观念分成九大方面来论述,这就是箕子的治国之道。
当然,现代化的政治学里,宪法有它的前提,并不是所有治国根本大法都可以叫做“宪法”,现代化宪法的首要前提是它必出自于“民意”,出自于全民的意志。所以为什么有许多“民主人士”要争取建立宪法?为什么要改革宪法?为什么谈政治就要谈到宪法?其实他们不是谈有没有治国的大法,而是谈这个治国的大法它从哪里来。这问题很重要啊!把“洪范九畴”的典故,简称为“范畴”,而作为各种“大法则”“大类别”的称呼。
依照康德的研究,人类的知性是“知的本性”——为什么我们知道人类有知性?因为我们已经有知识了。康德是从人自知有知识这一事实开始分析所谓“知识”的意义,并追问“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条件,而发现人类先天地具有“成就知识的能力”,而把那能力称为“知性”。
其实这种推论的方法,早在孟子就这样用了。但是孟子讨论的主题不是成就知识,而是成就道德。因为我们已经有道德的感受了,有道德的活动了,有道德的自觉了,而发现人类先天本具道德的心,然后才去推我们有道德的本性,而说性善。孟子不是先说人有道德的本性,而是从人类自然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之“心”而追问其根据,而推断有仁义礼智之四“性”。
康德的哲学对于人类的知性的推论法也是这样,不是从上面说下来,而是从下面说上去,从人不能自我否认的“现实表现”说起——人类已经有知识了,你都在做知识活动了,现在就要问,为什么我们能够有知识?为什么我们能够有知识活动?我们知识的形成是怎么活动出来的?我们知识的活动内容有哪些?于是推论出人类的心灵中必有如此的能力,产生如此的活动,有如此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人类的知识才成为这个“样子”。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知识?因为我们本身具有成就这样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先天的、客观的、普遍的,只能如此的。但康德再也没有进一步讨论这样的能力从哪里来了——依照康德哲学的进路,他是不可能讨论这问题的,因为他的基督教传统限制了他思想的发展。
各位同学,这是一个哲学的大问题,将来你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康德的知识论只就着我们已经有的知识,分解知识的内容,然后他问:为什么人类的知识会有这些“特质”?——发这样的问题,真了不起,这是一个哲学家之所以为哲学家的本领!一般人对着知识,就是知识,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有思考能力的人可能会进一步分析知识的内涵,探究知识的性质,但不会问“为什么人类的知识会有这样的特质”。
比如大家都知道凡是我们经验所及的知识,凡是我们所认识的事物,都在时间空间中,一切山川草木都在时间空间中,甚至你自己的生命也在时间空间中。因为你在时间空间中,所以有生、老、病、死,佛教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但要超离生、老、病、死,几乎只有一个办法——如何让生命不在时间空间中。康德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这是东方人的智慧!
竹里春日风光
万物都在生死中,因为都在时间空间中。但是,为什么我们所认识的世界都在时间空间中?是这个世界,本来先有了时间空间的存在,然后各种事物生在这时间空间的世界中,是这样的吗?如果这样,或许有一些事物不在时间空间中,但我们不能想象不在时间空间中的事物,所以时间空间跟所谓的经验、知识,乃至于跟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万法”,是永远不能分离的,时间空间作为存在的“条件”,是必然的。
凡是必然的,就不在经验中,不在经验中,就是先验的——先于经验,它本来就有,是我们认识世界之“前”,就有时间空间,而这个“就有时间空间”不是原本的世界先有时间空间,而是我们认知的心灵用了时间空间的“形式”来认识世界,所以你所认识的这个世界不得不在“你的”时间空间中。如果你没有时间空间的形式,你就不能认识世界,甚至说:你就不是人。这不是很有意思的理论吗?这不只是理智了解的问题,而是属于生命修行的问题啊。
有如时间空间的“形式”对于经验知识的成立是必然的,康德还分析了知识的“内容”,是由十二个基本观念构成,称为“知性的十二范畴”。“因果”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项。我们以因果观念来认识世界,世界所有的“现象”都在因果中,这也是必然的。既是现象,一方面说它必定在时间空间中,一方面说它必定在因果中。现象是不自由的,果由因所决定,没有无因的果,而因必定也是别的因所造成的果,这叫做“因果锁链”。凡是在现实中的存在,就是有限的存在。有限的存在,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受因果锁链所控制。
当然,今天不是讲知识的问题,要讲的是实践之事。当你想一件事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往往会想:为了什么原因,所以你要做什么事,当你心里这样想的时候,你的事也在因果锁链中。这时,你的思考、你的行动就在现实中,就是有限的。有限的意思就是,无价值的,或者是少价值的。所以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来书院?你说,因为什么什么,所以我来书院,这样你来书院的意义就少了,价值也就少了;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行善?你说,因为什么什么,所以我行善,这样你行善的意义就少了,善的价值就减弱了。同理,我问你为什么用功?你答:先生天天叫我们用功,所以我用功,完了!为什么你把碗洗得那么干净,因为听说等一下老师要检查;为什么“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你说,因为我可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完了!或者说,因为可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完了!或者说是“恶其声而然也”,那善德的价值不就减少了吗?
所以,凡是实践之事,不可以讲“因为——所以”,道德不在因果中,实践之所以为实践,不在因果中。注意这个问题!你是一个君子,你好学,你的心思不可以在因果中。问你为什么进书院?你不可以为了什么什么,甚至不是为了复兴中华文化,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因为它不可以在因果中。不在因果中,又在哪里呢?只是在于“本当如此”!问你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你应该说:“本来就要这样啊!不只是我本来就要这样,凡人都要这样啊!”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表达,就要说:“天地之道就是如此啊!”这样,你的行动就不在因果中,人生立刻挺立起来,这就是“超俗拔尘”!不在因果中,就不在生死中,当下了脱生死!
注意!如果你的思考、你的行动一直在为了什么,将来会有什么结果上考虑,你的心思会越加小气。或许也能表现得很精进,但你的心灵已经低俗了。孔子说:“人之生也直”,你直道而行,本当如此,没有任何理由,就不在因果中。没有任何理由,康德称为“无条件的命令”“无条件的行动”。孟子所以“非”掉“内交于孺子之父母”“非”掉“要誉于乡党朋友”,“非”掉“恶其声而然也”。三个“非”代表一切的“非”,就表示那怵惕恻隐之发是毫无原因的。
没有原因,怎么行动呢?当然要有原因才能有行动!所以不是没有“现实的”原因。没有现实的原因,那原因在哪里呢?你可以说原因是为了“明”我的“明德”,你也可以说因为我志在圣贤。不过,当这样说的时候,要小心,因为这种话头可能有两种意义: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你明你的德,你志在圣贤,如果是把明德和圣贤视为一个对象,想要努力地去追随,则是假的,或者说是不够的。如果你明你的明德,你志你的圣贤,而明德本来就在这里,圣贤本来就在这里,你所明的是你自己的明德,你所志的是你自己的圣贤,这就对了!
但不管怎样说,即使是明己之德志己之圣,也是因果啊。不过,这个因果,显然跟其他的因果不同,因为你不是为了什么现实的条件催促你才这样,康德给它一个特别的词语,叫做“特种因果性”。就是说,虽然行动的现象、行为的表现在你的现实生命中,在现象界,但是它的原因不在现象界,而是来自于超越界,来自于纯粹的道德界。康德了不起呀,分辨得这么清楚!所以,不要再浪费你的生命了,一直在现实里纠结。不要做一件事就老是计较将来会有什么利益,你越多这样的思考,就代表越庸俗,你的生命就越得不到解脱,得不到坦荡。所以,你的志气和行动,要一切毫无条件!你人生的所有纠结就打开了。
人生活在现实中,总是放不下现实的计较,有人计较比较快,有人计较比较慢,比较快的叫做“聪明”,比较慢的叫做“愚笨”,但是都是计较。聪明,不是智慧,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要把聪明转成智慧,就是要把现实的计较转成道德的修炼,孟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尽焉”,人总是要做工夫,做工夫就是“锻炼”。要锻炼你的心性——甚至不说是“锻炼”,是要“呈现”你的心性。说锻炼,是“对治”法,对治你现实的“习气”,那必须是一步一步的,那是要受“剥落”之苦的。
所以你同时要知道,从你的心性到你的行为,是一种“特种因果”,它的本质是“当下即是”的,甚至比世间因果的反应还要快的。所以,最高明的工夫不是“锻炼”。而是让你的心性当下“呈现”。所以要有智慧,要有最高的智慧,人生不须要计较,本来就是如此,本来坦荡明白,真的是“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个是弘一法师圆寂时候的偈语——在春天的时候,整个树上的花都开了,每月十五日的半夜,圆满的月亮刚好在头顶上。那一种境界,完全的洒脱、清净、光明,何等自在!
王财贵先生日常巡班
为什么你平常的心情有那些纠结呢?没有这些纠结,难道事情就处理不好吗?有了这些纠结,难道问题就解决了吗?其实,要知道你是人,人本来就是上下两界相通的。一方面看,你是现实的存在,你的生活必定落在现实中,但另一方面看,你又有超越的本性,你如果通了上界,下界的事物反而容易畅通。这就是特种因果,“果”在现实生活中,而“因”来自于超越界。当然现实生活还是有其现实因果的规律,也就是有其限制,但来自于超越界的因,必定也会去衡量现实界的规律而做出最恰当的处理,这样恰当的处理,而“泛应曲当”,这叫做“中庸”。
当然,这上下两界相通无碍的境界是很高的,一时或许不能达到,但随时要有这样的反省——随时警觉到计较了,随时就要放下,当下坦荡!这就是“做工夫”。工夫到做得细密,随时要问自己:为何如此说,为何如此做?应该随时保持“不为什么,本当如此!”像早上,我说,送饭的师傅来了,大家问好,“师傅好!”“谢谢师傅!”像这样,有人问——哎,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是不是这样的话,那师傅会送比较好的饭给我们?你这样想,就完了!而你如果说:本来做人就应该这样啊,就对了,这种人生就漂亮了!所以,为什么练功的时候要很认真?“先生在楼上看我们呢!”你这是对不起自己啊!所以,把一切收归回来,整个天地之道就在你这里,你从这里放出去就是天地之道,这才是一个大丈夫!
好,因为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谈到这个话题,我想可能同学们也需要了解一下。以上是随感而发,牵涉的问题很广很大,讲得并不很详细周全。还好,大家领悟力相当高,纵使不完全听得懂,但在这个氛围下,你大概也可以稍微把握到我的意思,这也是我常常跟大家说的:随时要以颜回自勉的意思,就是:你的所做所为,是无条件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叫真潇洒!用
庄子的话,叫做“真逍遥”。
好,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题图为季谦先生于
文礼书院丁酉春开学释菜礼上讲话)
更多读经教育相关信息请点击:
文礼书院、
王财贵先生演讲视频文稿总汇、
读经教育入门“六小篇”、
全球读经私塾 读经学堂汇总、
【公告】 2017年全球读经教育夏令营信息汇总、
读经教育学堂私塾长期招生信息汇总、
近期读经活动汇总、
爱读经产品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