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

【所有栏目】

读经教育

季谦学院

新闻资讯

推广体系

类聚导航

读经地图

读经论坛

王财贵先生讲课录——易经1-A序卦(西历2000年11月16日)

当前位置: 主页 > 季谦学院 > 文化讲学 >

王财贵先生讲课录——易经1-A序卦(西历2000年11月16日)

时间:2016-02-18 13:42 | 来源: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 作者: 王财贵

王财贵先生讲课录——易经1-A序卦

时间:西历2000年11月16日
地点:台中教育大学
记录:哲萱  木木

这是几千年以前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单独的存在。它的性格或许跟你不一样,它的见解是跟你不一样,但是你认为它是有智慧的,是值得赞赏赞叹的,那你怎么把这些值得赞叹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营养呢?最终还是靠一个领悟,但是要领悟,熟能生巧,你熟悉的时候领悟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当然到最后并不是要吊书袋,把它一五一十都记得,最后不是这样。但是你不通过这样子的程序就比较难,因为你不能够自己认定你是那么样的聪明、伶俐——大概这样的人很少有。所以还是要熟,纵使是孔子读书也要熟,何况是我们呢?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生命就是这样成长,而对于这些有高度智慧的文化遗产,你能够用这一种心情来读,那么对自己的长进是最多的。

以前我在师大有一个老师叫鲁实先,他平生对于《说文解字》和《史记》是下了最大的功夫。读高中的时候,书发下来了,他一两天就把书全部都看完,然后就去问老师: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发书?

老师说:书不是发给你们了吗?
他说:我看完了,什么时候再发呢?
老师说:没有了,这个学期不发了。
他说:那我们看什么?
老师说:这个学期我们就是要上这些课。
他说:噢?这几本书要上一个学期呀!那我不上了。

从此他就不去学校读书了,所以他高中都没有毕业,这个人后来是名教授。他跑到哪里去了呢?跑到杭州文渊阁,去读《四库全书》,有没有读完《四库全书》不知道,至少他去读《四库全书》。各位,你已经是高中毕业了对不对?我问你《四库全书》读了几本?所以这一个人是学问蛮大的,他平生最深入研究的就是这两本: 《说文解字》,而且是段(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还有《史记》。他教《说文解字》,这本书有一两千页,他几乎知道哪一个字在哪一页,《说文解字》上的文章,他大概都会背,因为他很熟。《史记》也差不多,他说每年最少要把《史记》看二十遍,因为他两三天就可以把《史记》看一遍,所以他《史记》是很熟的,一定要这样子才能够成为一个名教授。

他曾经跟我们讲过:最聪明的人是读历史,为什么?因为中国历史至少是三千年呐,从孔子以来二千五百年嘛,孔子之前至少还有五百年可信的历史,所以从周朝初年到现在就是三千年了,那么如果周朝上推就三千多年。我们不要说五千,有历史记载可信的至少三千。他说,你对于三千年的历史只要花一两年就可以把它读完,以一两年的时间接受三千年人类奋斗的成绩,这些历史都是奋斗成绩的精华部份,你不必再自己去经过三千年,懂吗?所以以三年换得三千年,你的成长速度是一千倍!

不只读历史是如此,读有意义的重要的书都是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是你要真的有所体会,所谓体会就是把书读到自己身上来。读书不要书是书你是你,你要想办法把书读到自己身上来。如果读理论,你要把这个理论了解于心,学到它的争论的方式,然后也能够有这样的知识,也能够有这样子的争论的能力;如果你所读的是智慧之书,那么你要对人生宇宙也要有这样子的感慨,这样子的向往;如果你是读文学之书,也要有这样子的感动,这样子的优雅,这样子表达的意愿和能力。这样才是把书读到自己身上来喔。要能够达到这个地步,首先第一步就是要熟,现在有一个蛮有名的文学评论家、诗词评论家叫叶嘉莹,她从小就把她现在常常拿来做例子的这些文章、诗词背完了,她小时候不知道背过几百首诗词——小时候当然都不懂,但是越长大她越能够融会贯通。

她小时候下过这种功夫,是因为有贤父兄,所以“人乐有贤父兄”,这是孟子说的。一个人生下来有贤明的父亲跟兄长是可喜可乐的,为什么呢?因为古时候大概都是父兄在教,尤其像孔子孟子那时候。那现在呢,应该是“人乐有贤师长”,因为现在是以师长来教导。所以“人乐有贤父兄”换另外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最幸运幸福的是,从小有人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教导,从而提早地奠定一生才华、性情、品德、涵养的基础,所以人乐有贤父兄。那叶嘉莹他有贤父兄,他的父亲教他背诗词,她背那么多,奠定了功夫。如果你没有贤父兄,也没有贤师长,现在你自己就要当做你自己的贤助理啊——自己帮助自己,要下一段功夫。
朱熹常常对他的学生说,说我们现在的人——他说“现在的人”就是当时的宋朝人了——“我们现在的人”失去了一种小学的功夫,就是从小没有下功夫,所以现在长大以后还要补这一段功夫:其中有一些是讲洒扫应对进退这样子的周旋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另外一种意思是讲一种学问,基础的学问——应该读的书读了没有?而且读熟了没有?像这样子的功夫,朱子把它看做是小学的功夫。这个“小学”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学问的基础;一个是按照年龄来说的,就是小时候就要学的。你们现在其实是欠缺小学一段功夫啊,这个小学不只是文字声韵训诂啊,包括应该背、应该记、应该读、放在肚子里面的这些重要的著作,这也是小学功夫。欠缺一段小学功夫的人,到了长大,想要求学,他必须再下这一番功夫,如果这一番功夫没有下,这一辈子就甭想成就了,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你就不是这一条路上的人,不是学问中人。各位呀,你来大学不是要成为学问中人吗?好了好了好了,你们没有什么精神听,我就没什么兴趣讲了,那就一直读了,读熟了,读熟的方法用抄也可以了。

我们把序卦念一遍,我稍微讲一下就好了,因为要讲就讲太多了,时间会花很多,所以我们念一遍,我稍微讲几段就可以。来跟我念:“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这个叫作一开口就气势不凡,当然他是在讲乾坤,因为乾坤是大学问,所以一开口就是大口气。文章一开头很重要啊,苏东坡非常敬仰韩愈,当韩文公庙——就是韩愈的庙——建成以后,这是苏东坡指导建立的,他当然要写一篇文章,韩文公庙碑,他说这个我所敬重的人,这么伟大的人物,我怎么样替他的庙来写碑文呢,来写碑记呢?就是像苏东坡这样才情洋溢的人,他都为这篇文章搜索枯肠,一直不能下笔。后来在他的心灵里面产生了两句话: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这两句话一生出来以后,以下的文章就势如破竹,下笔千言,一下就完成了,所以开头很重要,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好了,我们现在做文章没有那么样讲究了,无所谓了,随便开个头。

辽宁省有一个教育家叫做魏书生,大家要知道这个人呐,因为你们也是学教育的。他是一个很有办法的人,他的办法并不是他很会捉弄人,而是他很热诚,所以想出来很多教育的办法。他有一个很好玩的特色就是——他认为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这个老师也不是要一天忙到晚。他一个人大概做二三十种事情,而且都做领导,还当班主任,带两个班,他这两个班一个是普通的班,一个是差班。他说,你们一年级每个班都有两三个成绩最差的、规矩最差的,把全校这些最差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班,他来教,教一年后再放回去,成为他们班的佼佼者。这些学生呢,有些最初是连他(她)父母亲的名字都不会写,他就教教教,教了一段时间,他说:各位同学,我们要作文了,出个题目,就是“开学的日子”,学生就说:老师,我们不会作文,我们从来没有作过文。老师说:你一定会作文,他们说:我们不会作文。老师说:不会作文的人写一句就好,写哪一句随便你,你若不会写,我告诉你写:今天开学了。这样,这篇文章就完了,这是好文章。"
 
你看,开学的日子嘛,那你写这个作文就是:今天开学了,句号,完了。这是好文章,哈,给你80分,好吗?明天再出一个题目,再写作文,学生说,老师我们不会写,今天写两句就好,这样子,那(学生)说:有些字我们不会写,老师说:不会写写注音,学生说:我们连注音都不会写,老师说:不会写,你画圈圈(○○),“今天开“○”了,(教授笑),这样也可以,这样写也给你及格……
 
结果呢,以后这些学生都会作文,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当然不会像古人一样——有学问的人一出口就不一样。我们呢,没有关系,先试着写,你们要勇于作文。写诗的人要常常写诗,要常常写,虽然诗写不好,没有关系。这是教一个不会写作的人,鼓励他“诗从放屁起,文自胡扯来”,你要把诗文写得好,请你要多写的意思,不要怕。要多写,我叫你们写文章,叫你们写两篇啊,交的人很少,有一篇只有一个人交,有另外一篇只有三个人交,你们都不交。我第一天就问说:什么叫做大学生,让你们写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人交,我后来说你们轮流看读经的那些书以后,写心得,结果只有三个人交,你们就不写,是你们没有看呢?还是认为文章不好写?如果不好写,就像这样子写,你们也可以写,写一句就好……
好,我们再来念——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毕(bì)者比(bǐ)也,这样念比较好一点,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
这两句话应该送给我们的陈水扁先生,
“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guàn)”,
这样子念比较好,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这是上篇,序卦传分上下,我们看下篇。这个序卦传是讲六十四卦卦序,上经是讲到离卦,剥复无妄大畜頣,大过坎离三十备,到这里,然后我们看下篇。上经守乾坤,下经守咸恒,要记得。就好像《诗经》有“四始”一样,《诗经》分成“国风”“小雅”“大雅”“颂”,司马迁就认为每一部分(也可以说每一卷)的第一首是非常重要的,这叫做“始”——开始。风、雅、颂总共有四大部份:国风、小雅、大雅、颂,每一部份的开头第一首诗,叫做“四始”——四首开始的诗。“国风”开始第一篇是“关雎”,所以关雎为“风始”,为“国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这叫“四始”。

一开头,所谓开门见山,我们刚才说,一开口就有大气魄。所以《易经》分上下,一开头这两个卦都非常重要,有引导的作用。上经守乾坤,乾坤代表道,也代表阴阳,代表存在的原理,所以上经从天地乾坤开始。下经守咸恒,咸者感也,恒者久也,既要有感应变通,而又要能够恒常持久,这就是人间最重要的两种德性。而在人生的成长当中,要先有感应,而后可以长久。用哪一个观点来看呢?用少男少女之感应,来作象征。少男少女最有感应,这是咸,少男少女不只是感应而已,最后要能够有所成就,要成就夫妇,夫妇就要有恒,所以下经第二卦就是恒。因此下经是用人间世重要的两种表现,或者说两种德来做引导。上经以乾坤天地作引导,下经以人伦作引导。这都是一开口就有非常大的眼光,把握住重点。所以下经守咸恒,我们现在看下经,咸恒在哪里。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啊,从头再讲起"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这个“错”通于提手旁的“措”,“处置”的意思,不是说“礼仪”就“错”了,不要这样想,“不知措手足”,没有礼仪就不知措手足,有礼仪然后有所措,可见,这一句话是来自于《论语》,来自于孔门的教导,孔门的义理,好了,再来……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从恒出现,咸没有出现。没有出现,就是最大的出现,什么意思?就是从一开始“有天地...”这里开始讲,一直到“故受之以恒”之前,全部都是咸的范围——因为天地有感通才能生万物,男女有感通才能成夫妇,夫妇有感通才能有父子、家庭,父子的感通扩散出去到社会,就是君臣,普遍化就是上下,乃至于各种的规矩、节奏,通通在感通之内,没有感通世界是死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感通,上课就没有意义了,朋友之间如果没有感通,就代表没有诚信,所以“老者安之,朋友要信之,少者怀之”,老者怎么能安呢?因为有人奉养,少者怎么能怀呢?因为有人提拔有人教导、教养,都有感通,任何一种关系感通的情况不一样,但其感通则一也,所以感通这个“感”是易经最重要的观念,摆在下经的第一卦,你要知道感通这个道理喔。我们卜卦也是与鬼神相感通,你才能够卜卦对不对?所以“咸”不讲,但是它就融通在所有文章里面,不讲的讲才是大讲,你要这样看喔,如果讲出来,它的意义就被限制了,所以没有讲,你看不到咸卦。好,接下来——
“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xiè);解者缓也”
其实在这里也可以讲“解(xiè)者解(jiě)也,解(xiè)字就是那个卦,解(jiě)就是意义,现在不用缓用解,其实缓就是解。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最后一句话很重要,“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以易经的卦序似有意似无意,这个序卦,他所讲的道理,似有道理,似没有道理,但是有很多关键的地方是真有道理,有许多好像硬抬,抬不进去硬抬,但是他总是要交待一个道理。所以这个交待并不是非常地科学、逻辑,不过人间并不只是科学逻辑,学问不只是科学逻辑,因此我们读这种书,你心怀要放宽松一点,用智慧去体会。你能体会的地方,它讲得很清楚的地方,你就好好地受它启发,已经就值回票价了。至于你认为讲得好像没什么道理的地方,就先摆在那里,不要先排斥。一个会读书的人,先把应该吸收的吸收了,至于不能吸收的,你有意见的,先放着它,不要看到一些小毛病,就全盘否定。有许多人读序卦这种文章,当然有很多地方好像不大合理,好像硬讲过去,但是呢,你看到这里不要先生气,因为有一些地方是真有智慧。像最后一句,“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以前我曾经问过你们,喜欢“既济”还是“未济”?大部分人都说“既济”比较好,跟我们序卦的作者比一比,就知道我们智慧还差一截,这就是智慧。

所以到了重要的地方,就是比那个智慧,比那个眼光。项羽跟刘邦都是天才,但是到最后,就比那一点智慧。那一点智慧,说输就是输,而且必定输——当然历史不能讲必定。不过呢,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下来,确实可以看出,这两个聪明人,这两个天才,他的天才还是有层次的,你若要了解项羽跟刘邦的天才不同,请你去看牟宗三先生的《历史哲学》,他有精彩的分析。

天才时代的来临,牟先生称秦汉之际叫做天才时代。太史公司马迁特别为了这段天下很昏乱的时代,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表格,叫作“月表”。月表就是每一个月的变化,不是一年的年表哦,是月表,也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月一个月的变化,列成表格,叫做秦楚之际月表。这段时间里面有多少天才人物在历史上活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时代。秦楚之际,楚就楚霸王啊,就是项羽。其实项羽很快就转到汉高祖刘邦,像这样一个月一个月都看到大势的发展,司马迁也很有趣味,历史眼光非常锐利、准确,他注意的地方,希望我们也能注意,你才能具备那种所谓历史的胸怀。你要你的历史胸怀更精妙细微,请你看牟宗三的《历史哲学》。精微,非常地精到微妙,你们要看看好书喔,其它的下三流的书可以不看,浪费你的眼睛,好书不能不看,看一本好书,就开拓你一分智慧,到最后是比智慧,你要记住这句话。OK,早上就先讲到这里,没来的人下午请他来,下午要讲重要的课,其实每一节课都很重要,呵呵呵…….OK,下课,谢谢各位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孔子世家》)客观的写就是孔子的成长的历程,他经历的事件,这都是客观地写。但是跋语呀,赞词呀,就是要主观的写,就是要表达他内在的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但是怎么去评价孔子呢?这就很难写了。因此,司马迁不愧为司马迁,他写的这篇赞辞,真是恰到好处,他怎么写的呢?你们的《古文观止》不是有一篇叫做“孔子世家赞”,有没有?记得吗?怎么开头的?我不是说过吗,开头很重要。他的开头就是,“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就引《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自己对于这首诗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正好放在他对孔子的赞叹上,就是“高山仰止”。那么他为什么要引用这首诗呢?其实是来自于司马迁读《论语》,读到颜渊赞叹孔子,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仰之弥高”就好象“高山仰止”,《诗经》刚好有这句话,司马迁就拿来用,后来的文评家,就是评论文章的人,你们有一本书叫《古文析义》,林西仲《古文析义》,你去看看林西仲怎么评这篇文章,怎么评司马迁这篇文章。他就说,司马迁在这里的手法,叫做避重就轻。避重就轻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正面描写对于孔子道贯古今德牟天地的这样子的生命内涵,是很难表达的,所以实写写不好,写不出来,就用虚笔来写,所以避实就虚,就是避重就轻。所以以后你们要看看这些文评,这样子可以点醒你,让你了解到这篇文章有特色,这样写有必然的理由,一定要这样写,你非这样写不可,不这样写就表达不出你真正的意思。所以有些时候要实写,有些时候要虚写,文章的奥妙就在虚实之间。

这是讲这个文章开头,那讲到韩愈的文章,大家都认为韩愈的文章有气势,这气势在什么地方呢?必须要用体贴的方式,这讲不出来的,字里行间,弦外之音,你要体帖,所以欧阳修也非常地欣赏韩愈的文章。他想要学韩愈,欧阳修怎样学韩愈的呢?他就抄韩愈的文章,抄在纸上面,当然以前用毛笔,用宣纸,然后贴在一块木板上,欧阳修读它的时候很用心:眼到、口到、手到,一面嘴上朗诵,一面用手指头指着字,这样念一遍再念一遍,有空的时候就拿这块板出来念,以此为乐。像欧阳修这种人,大概都是过目不忘,大概念一两遍就记得了,就会背了,但欧阳修还一直念、一直念,不知道念到多久,念到什么程度呢?念到他的手指头已经把那些字迹都磨掉了,字都看不见了。宣纸是会透过去的,字看不见就等于把纸都磨掉了,你回去试看看拿一张宣纸,像这样在上面划一划划两划,看划几划把纸都磨掉了,这就是他读的遍数,大概最少五百到一千遍,这样来学文气。现在让你们把易经的文章背起来,你们就叫苦连天,要是叫你们抄起来划,还得了吗?(笑)这样才能学到自己身上来。刚才念得很好,念得非常地顺,就这样念,越熟越顺,越顺越喜欢念,偶然之间就会有一些心得,跃然而出,好像从里面跳出来一样,到那时候你就会读书了,如果你这辈子没有这个经验,你是个可怜的人,枉费了你这辈子来读书。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爱读经官网信息部发布】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后街中韩文化创意创新园A6栋 邮编:100096电话:400-8984808QQ读书群:543250139Email:ec@idujing.com

    季谦教育

    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12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9102652号

    新浪

    淘宝

    新浪

    关注爱读经服务号&进入爱读经微店

    私塾学堂收录
    返回顶部